清代

蜃楼外史 [ 佚名 ]

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一名《芙蓉外史》。四十回。题“霅溪八咏楼主述,吴中梦花居士编”,其真实姓名与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字林沪报馆铅印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上海文海书局石印本。1993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排印上海文海书局石印本。官、匪、寇相互勾结,贪赃枉法,搜刮奸淫。赵文华身为高官,不为国家除暴安良,却与娼妓惹人心、动人怜、月月红、月月鲜等左拥右抱,同床而卧,甚至搜寻性药以助其乐,丑态百出。该书风格诙谐活泼,笔调犀利流畅,将贪、嫖、赌、淫、霸等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较《蜃楼志》有过之而无不及。 查看详情>>

岂有此理 [ 空空主人 ]

这是一部被清廷多次查禁的奇书,一部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独立辍神的经典。作者以戏滤嘲骂的笔调。视一切权威为无物,专门疑人所不敢疑,汉人所不能被议,时见“大逆不道”的言辞。在作者眼中,人(鬼)无高下、事《物》无俱细,统统岂有此理。全书按地支次序分为十二部分. 查看详情>>

照世杯 [ 酌元亭主人 ]

清代短篇小说集,共4集,各自独立成卷。作者酌元亭主人,真实姓氏生平不详。书名源于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书中说:“撒马罕儿在西边,其国有照世杯,光明洞达,照之可知世事。”作者取其照世之意,意即观此书可明达世事。第1卷《七拙园弄假成真》叙写苏州才子阮江兰,爱慕官宦之女却未成眷属。在风月场中又觅得一烟花女子,引为知己,并成为情人。第2卷《百和坊将无作有》写儒生欧滁山用狡诈、欺骗的无赖手段,夺取别人钱财。然害人害己,最终为他人所骗,落得个可悲的下场。宣扬了因果报应思想。第3卷《走安南玉马换猩绒》写商人杜景山因官吏迫害,去安南以玉马换猩绒,因此躲过灾难,保全自己的故事。第4卷《掘新坑悭鬼成财主》说一极端悭吝的土财主,挖掘厕所得以发财。其子终日赌博,竟然进学成名的故事,小说通过各种情节的描写,揭示了土财主穆太公的种种丑态。书中4篇小说均以讽刺手法描绘社会世态。笔法细致、真切,写人生动、准确。作品中对当时社会民俗风情的描写,有相当的认识价值。此书1956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新1版。 查看详情>>

三教偶拈 [ 冯梦龙 ]

此书是由写儒家王阳明靖难,佛家济颠显圣,道家许真君斩蛟三篇小说合编而成的,借以体现编者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所以取名《三教偶拈》。现存于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首有署东吴畸人七乐生的序。有的学者考证,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曾著有《七乐斋稿》一书,他又是吴人,据此认为《三教偶拈》是冯梦龙所著。此说可疑,或为他人,或为假托。 查看详情>>

俗话倾谈 [ 邵彬儒 ]

广东方言小说。四卷十八则。内容表现世间人伦关系,父子、兄弟、主仆、嫡庶之间矛盾,宣扬天堂地狱、因果报应,借助神鬼仙怪叙事,含鬼话成分。 查看详情>>

聚仙亭 [ 佚名 ]

属神魔志怪小说,主叙明永乐年间秀才谢廷遇狐精及蜈蚣、蜘蛛、蝎子、红蟒、壁虎五毒事 查看详情>>

平金川全传 [ 张小山 ]

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一名《平金川》,又名《年大将军平西传》、《年大将军平金川》。四卷三十二回。题“小山居士编次”。作者张小山,辽东人。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平金川》讲述讲的是年羹尧(书中作年赓尧)、岳钟琪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的故事。内容架构与《封神演义》一类的魔幻神怪小说类似,且有一定的科幻色彩。 查看详情>>

新平妖传 [ 冯梦龙 ]

全名《墨憨斋批点北宋三遂平妖传》。章回小说。明罗贯中编著,冯梦龙增补。四十回。书成于明泰昌元年。系依据罗贯中的《三遂平妖传》改编而成。除文字改动外,加了二十回,把每个人物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白猿被罚往白云洞守护天书。圣姑乃左黜的母亲,带领左黜和女儿媚儿往西京求法,梦中得知媚儿前身为张宗昌,应与武则天转世的王则结为夫妻,二十八年后在贝州发迹。泗州迎晖寺主持于水中得一蛋,蛋中出小儿,为蛋子和尚。蛋僧长大去白云洞偷来天书。圣姑知此天书为“如意册”,按此册共同练法,三年练成。媚儿因混入宫中惑太子,为关圣所斩,其灵入绘像中,开封府富翁胡浩得此画像,夜会画上仙女,其妻见而焚之,遂生女胡永儿。以下叙王则故事,亦略有增饰变动。存天许斋评点本,题“宋东原罗贯中编”,“明陇西张无咎校”,有张无咎序。墨憨斋批点金阊嘉会堂重刻本,题“明东吴龙子犹补”。清旭雪斋批点怀德堂本等。孙楷第认为系冯梦龙增补(《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查看详情>>

西游真诠 [ 陈士斌 ]

小说评点本。清陈士斌评点。 一百回。有回评和眉批。卷首有康熙三十五年 (1696)尤侗《西游真诠序》,称评者用“三教圣 人之书”“解《西游记》”,揭示其基本精神。间有 评语指出小说“粗看极其荒唐,细味实在至理” (第六十九回评)、“借以喻古来世情之变幻” (第十回评)等,涉及到神魔小说的创作方法。 也注意到小说刻画人物时“八戒有八戒的声 口,行者有行者的身分,摩神写意,无不精妙” (第二十五回评),并认识到《西游记》“笔墨游 戏”,“趣而且妙”的特点。有清乾隆庚子 (1780)刊本等。 查看详情>>

白鹤传 [ 佚名 ]

《白鹤传》又名《韩仙宝传》,版心为《新刻韩仙宝传》,光绪九年癸未(1883)重刊,版存保宁府观音堂,上海图书馆有藏本。内容有“白鹤童思凡受贬,仙芦柴惹祸投胎”等共12回,最后一回为“林英度归观音座,婶母度为土地婆”。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