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

清代小说《玉蟾记》介绍

题“通元子黄石著,钓鳌子校阅,餐霞外史参订,红杏道人校 字”,均未署真实姓名。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谓“清崔象川 撰”。象川,博陵人,余待考。全书六卷,凡五十三回。本作约成书于 清中后叶。其版本有:清道光七年绿玉山房刊本;光绪元年重镌本;光 绪己亥立本堂石印本。《玉蟾记》写明代夺门之变后,于谦被人构陷遇害,参与此事者如徐有贞、石亨、萧维贞、曹吉祥等十二人转世为女身,均为于谦之后身张昆妻妾。峨嵋山通元子(即黄石公)奉玉帝旨,为张昆配定姻缘。将十二块石子变作 查看详情>>

明杂剧剧本《梧桐叶》

《梧桐叶》全名《李云英风送梧桐叶》,主要写安史之乱前后李云英、任继图夫妻分离聚合的故事。唐代西蜀人任继图,娶已故丞相李林甫孙女李云英为妻;他攻习诗书,兼通武艺。守御西蕃的同堂朋友哥舒翰遣使临门,要他参赞军事,他也有取功名于乱世的壮志,便与妻子分离,登程前往。不意安禄山作乱,他又回到家中,妻子被掳,家计一空。他和友人花卿之子花仲清一起,奋志应举,同至大慈寺歇马。李云英自与丈夫洒泪而别,不久被军中所掳。尚书牛僧孺从天子幸蜀,将云英收买在家,他拒听夫人将云英纳而为妾的劝告,念其为宰相孙女,把她收为义女,教自己亲 查看详情>>

王弼的性理《易》及其对朱熹的影响

  至迟自南朝宋代,至宋明之间,王弼《周易注》一直立于学官,这一权威注释,深刻地影响了这一漫长时期《易》学的发展和演变,也深刻地影响了这一漫长时期中国社会的思想和文化,因而关于王弼《易》学与程朱《易》学之关系的研究,可说是《易》学史研究的关键。过去,有些学者也承认朱熹源于程颐,程颐源于王弼,而一旦具体讨论时,王、程之间便掺入了儒道之争,程朱之间便掺入了象数义理之争,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由于这样的缘故,学界对三家《易》学之差异性的讨论较多和较为具体,而对三家《易》学之共同点的陈述尚较少。余敦康先生曾指出,王 查看详情>>

《成唯识论》介绍

梵名Vijn~aptima^trata^siddhi -s/a^stra 。凡十卷。护法等造,唐代玄奘译。又称唯识论、净唯识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为唯识三十论颂之注释书,乃法相宗所依据之重要论书之一。西元四五○年顷,世亲作唯识三十论颂。至五五七年顷,以护法(梵Dharmapa^la )为主之唯识十大论师,对唯识三十论颂各作注释十卷,共计百卷。及至高宗显庆四年(659),玄奘翻译该论时,采弟子窥基之主张,以护法之观点为主,糅译诸师学说,集成此书。内容论说人类存在之根本依处即阿赖耶识,其中所藏之种子,由于 查看详情>>

史料笔记《涌幢小品》

史料笔记。三十二卷。明朱国桢撰。成书于天启间,有朱氏家刻本。朱国桢,字文宁,号平涵。生年不详,卒于崇祯五年(1632年)。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明万历十七年进士,累官国子监祭酒,以病谢官归家,长时间不出仕。天启三年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累加太子太保,曾升为内阁首辅,不久为阉党李蕃所劾,以病求归。纂有《皇明史概》一百二十卷,《涌幢小品》,《大政记》。《涌幢小品》是朱国桢闲居在家时写成的。是研究明代政治、经济、文化史的重要资料。全书分为很多类,各类下又分若干目,分别叙述。该书涉及的方面很广,内容很丰富。包 查看详情>>

扬雄校猎赋(羽猎赋)评介

扬雄这篇《校猎赋》,是他赋作中较重要的一篇,显示了他的赋作的一般倾向。就内容上说,这篇赋与《河东》《甘泉》《长杨》诸赋一样,是起意讽谏结果却“欲讽反劝”;就艺术表现上说,想象丰富,刻划细微,铺陈夸张,语言更加散化,多用拟声拟态之词,充分体现了扬雄自己的赋作以及汉赋的某些艺术特点。这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散体赋。关于这篇赋的写作背景,《汉书·扬雄传》在赋前有一段文字,(此文字《文选》移作赋序了)大意是,元延元年(12)十二月,孝成帝校猎,扬雄随从他去了,认为上古二帝 查看详情>>

《陕西行都司志》存佚考

都司卫所为明代地方军事机构,在不设府、州、县的地区也兼理民事,具有行政职能,为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组成部分。终明一代,先后设立5个行都司,即山西行都司(洪武八年置)、福建行都司(洪武八年置)、四川行都司(洪武二十七年置)、湖广行都司(成化十二年置)和陕西行都司。陕西行都司于洪武七年(1374)设于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市),原名西安行都卫,翌年改为陕西行都司(全名为“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洪武九年(1376)罢撤。洪武十二年(1379)在庄浪(今甘肃省永登县)恢复其建制。洪武二十六年(1 查看详情>>

李长吉歌诗

《李长吉歌诗》别集。又名《昌谷集》。四卷,《外集》一卷。唐李贺撰。李贺(790—816),字长吉。家居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他为李昌谷。出身没落的皇室后裔家庭。七岁时因作诗“名动京师”,十五、十六岁时已工乐府,与先辈李益齐名,但因避父晋肃讳,不得应进士第,断了科举仕进之路。只做过三年在宗庙职掌祭祀的九品小官,终愤而辞职。年仅二十七就去世。《李长吉歌诗》共存录二百四十余首诗。李贺的诗有不少讽刺黑暗政治和社会现象,或直陈时事,或借古讽今。如揭露帝王骄奢无度,酣歌宴舞 查看详情>>

元杂剧剧本《小张屠》

《小张屠》全名《小张屠焚儿救母》,主要写小张屠焚儿救母、得到好报的故事。小张屠因母亲有病想吃米汤,家中无米,只好将棉袄拿到王员外家去,当二升米回来养母。王员外以卖草香水酒为业,有万贯家财。他不但不肯施财周济贫民,反把别人上了神灵的纸马,又拿来卖与别人还愿。连他自己都说:“似我这等瞒心昧己又发迹,除死无大灾。”张屠明知此人“无半点慈悲处”,但还得求他。张屠拿米回家,吩咐妻子给母亲舂熟煎汤吃。其妻情绪有些烦恼,张屠叮咛她“放得欢喜着,母亲也欢喜&rd 查看详情>>

中国古代兵制常识

师:商、西周军队组织单位。军中五人为一伍,伍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商代有三师,西周有六师。历代沿用其制,人数多少不一。三师:商代军队组织,分左、中、右三师。西六师:西周时周王的禁卫军。驻屯于西土,共六师。成周八师:西周时驻屯于成周(今洛阳市)的宿卫军,共八师。用于守卫中原和征伐南方各族。殷八师:西周时驻屯于卫国的宿卫军,共八师。用于守卫东土和征伐东方各族。军:春秋以后的军队组织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有上、中、下三军,公约有战车千乘,士兵三万人。后来晋、吴等国曾扩至五军、六军。历代沿用其制,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