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议和中日谈话录》五篇,系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时,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的对话实录,双方互有问答,每句必录,读之如临其境,有很强的写实性。此五篇谈话录,为当时在场书记官所记,李鸿章“全集中一字不载”,由此可知谈话录的重要价值。 查看详情>>
史料笔记。正录十卷,续录五卷,共十五卷。昭梿,号汲修主人,清宗室皇族,礼亲王。性嗜学而善待下,遇名儒宿学辄爱敬之,贤士乐从其游。所作诗文甚多,然多散逸。是编记作者平日随手所得,亦听其散漫而不惜。后醇邸得此稿,增删厘正而成是书。成书年代不详,凡六百余则,约二十三万字。内容多记清代典章制度、帝王将相言行及清代著名人物轶事,间及满族风习,由于作者熟谙清代掌故、仪制,所记又多系亲历见闻,故内容可信。如卷二记清初官名和汉军八旗的设置;卷六述銮仪卫的职务;卷九谈满洲嫁娶礼仪,均极详细有据;卷七记木兰行围,可知清代皇帝在承德打猎情况;卷六叙嘉庆间白莲教起义始末;卷一记雍正广泛利用特务侦察宗室和大臣的活动;卷八记嘉庆时工部书吏私造假印骗取国币数十万两竟长久未被发觉等事,反映清代的腐败。有《申报馆丛书续集》本,《说库》本,《笔记小说大观外集》本。 查看详情>>
史料笔记。八卷。明张瀚撰。成书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张瀚,字子文,号元洲。生于弘治八年(1513年),卒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浙江仁和(杭州)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曾任工部、刑部部曹,庐州、大名知府,长期担任陕西、四川、福建、广东、山西等省的高级官员;又任过陕西巡抚、总督漕运、总督两广军务,后由南京工部尚书,于万历元年擢升为吏部尚书。万历五年,因得罪了首辅张居正受到排挤,回杭州故里。为作者晚年罢职闲居所作。因书斋“楹前一松”,“有承露沐雨之姿,凌霜傲雪之节”(自序),而取以为名。瀚历仕为官,见闻广博,经历丰富,因而内容广泛地涉及明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风俗、少数民族、对外关系等许多方面。许多内容都是他亲闻目睹的经历,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全书三十三纪。 查看详情>>
史籍。清初丁耀亢撰。十卷。丁耀亢,字西生,号野鹤,诸城人。岁贡。历任容城教谕、惠安知县等职。此书系作者取历代书籍中有关“吉凶由人事”之类编纂而成。书成后,有钟羽正为之作序。旧列入史部杂史类。另著有《出劫纪略》、《续金瓶梅》等书。《天史》取材于《左传》、《史记》、《汉书》、《纲目》、二十一史,记载了战国至宋代195件历史事实,是丁耀亢于明崇祯六年完成的一部野史著作。 查看详情>>
史料笔记。不分卷。明末清初人丁耀亢撰。成书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丁耀亢,字西生,号野鹤。生卒年不详。山东诸城人。明诸生,顺治二年贡生。曾任容城教谕、惠安知县。他工诗文,长于戏剧。所著除本书外,尚有《丁野鹤诗钞》及《赤松游》、《表忠记》等传奇行世。本书是研究明末山东诸城等地战乱和李自成大顺地方政权的重要资料。其体例采用分类叙述。全书共分子目十三项:山居志、峪园记、山鬼谈、明真空和尚传、航海出劫始末、从军录事、乱后忍侮叹、避风漫游、皂帽传经叹、陆舫记、孤侄贻谷出险记、保全残业示后人存记、述先德家谱族谱序。书中详细记述了丁耀亢家的家世、产业及其亲身经历的明末清初的劫难遭遇,故名该书为《出劫纪略》。 查看详情>>
四卷,续一卷,清李塨撰。李塨字刚主,蠡县人,康熙年间举人,官通州学正,从博野颜元游。李塨为学主张忍嗜欲,苦筋力,习六艺,讲世务。书中讲道: “王五公教我小事克勤,谓小事皆有次第节奏,然后大事可为。”持论极平,能不因人废言; 力主熟读经书以恢复宏扬圣贤道统。方苞志墓,谓刚主闻其言,取不满程朱语,载经说中已镌版者,削之过半,盖未能尽从也。德州孙勷为此书作跋,称其忧深识远,旨约言文,固也不是无用之学。《阅史郄视》后收入《畿辅丛书》中。 查看详情>>
笔记。清毛奇龄撰。六卷。奇龄有《西河全集》已著录。成书年代不详,三万余字。明代后妃传记。奇龄初得其父所藏《宫闱纪闻》一卷,载事不确,文不雅驯,后预修《明史》,分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四朝《后妃传》,乃取外史所纪,与实录参修,而掇其剩稿,合之《宫闱纪闻》,撰成是书,凡十六朝六十五传。其实所录者大都已入正史。有民国四年(1915)上海文明书局《说库》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