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巢林笔谈 [ 龚炜 ]

《巢林笔谈》6卷,《续编》2卷,清龚炜撰。龚炜字巢林,自称巢林散人。江苏昆山人,生活在康熙至乾隆间,一生怀才不遇。这部笔记成书于乾隆三十年(1765),三十三年,又撰成《续编》2卷。作者在自序中说:“四十余年来视履所及,暨胸中所欲吐,稍稍见于此矣。”所记大抵系其平生见闻。本书分卷而不分类,内容大致按时间顺序编排,记事起康熙末年,迄乾隆二十八年左右。内中以有关清初史事及吴中风俗掌故的记载居多,尤其是所记昆山一带乡村生活的情况引入注目,如第5卷记当时乡村中粟米布帛鱼肉的市价,就为清史研究者所引用。第4卷记当时赌风之盛,“闾巷小人无论已,衣冠之族以之破产失业,其甚至于丧身者,指不胜屈”;又谓陇西有一深受其害的赌徒,曾抽刀自断左手一指,誓不再赌,但“左创未愈,而右执叶子如初”。这些记载是清代社会的真实写照。本书作者知识不是很广博,见闻也较狭,但所记本乡本土的见闻,仍足资参考。此书记事之中时夹议论,有些意见颇显通达。如第4卷谓南宋权臣韩侂胄未可尽非,对其封岳飞鄂王、夺秦桧王爵乃至出兵北伐都给予了肯定,不以成败论人。又如《续编》上卷引史载秦桧和罗汝楫的后人均在谒岳庙时吐血而死,作者认为这是出于后人附会,不足据信。此书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查看详情>>

粤剑编 [ 王临亨 ]

明王临亨著。笔记体, 四卷。是书为著者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奉命到广东审案, 记途中见闻所作, 分为古迹、名胜、时事、土风、物产、艺术、外夷、游览八类。对当时东南沿海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社会风俗多有叙述,史料翔实。其内容“非目之所睹、迹之所历与身之所接者弗纪,志实也。”所以,其资料是真实可信的。万历间刊刻。有《玄览堂丛书》影印本。 查看详情>>

游宦纪闻 [ 张世南 ]

宋代笔记。宋张世南撰。《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十卷。有《稗海》本、《知不足斋丛书》本、《说郛》本、《宋人百家小说》本、宋人《笔记小说大观》本、《四库全书》本。现有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校理的排印本。《四库提要》曰: “其书多记杂事旧闻,而无一语及时政。”该书涉及面很广,当代掌故、逸闻轶事、风土人情、文物鉴赏,以及艺文、小学、考古、术数、医药、园艺等,皆有所及。凡108条,颇有史料价值。张世南本为文献故家,曾随父官于蜀,自称“遍历四路数十郡,周旋凡二十余年”。后又历游浙、闽等地,见闻广博。本书就是他记述半生经历的随笔。 查看详情>>

祛疑说 [ 储泳 ]

一卷,宋储泳撰。储泳学问渊博,儒佛道无所不通,尤精于术数。早年笃好术数,后尽知其情伪,因作此篇以辩之,故曰《祛疑说》。全书分条记事,一事一记,共分易占说、辨脉、辨针、墨说、行持是正心诚意之学、符印吮诀不灵、吮水自沸、叱剑斩鬼、吮枣烟起、烧香召雷神、钱入水即化、请封书仙、呼鹤自至、呼鼠祛蚊、覆射、知术、邪正、鬼神之理、阳神阴灵之说、天道不远说、神象所以灵、阴阳家多拘忌、辨身壬法、赤口煞、驿马是先天三合数等。有《百川学海》《说郛》《学津讨原》《青照堂丛书》《丛书集成初编》诸本。另题《祛疑说纂》,一卷,有《说郛》(商务)《辞海》本。其中对玄道多所阐释,《叱剑斩鬼》《鬼神之理》,用阴阳五行之说解释鬼神,以鬼神为阴,即有鬼神论。 查看详情>>

日本乞师记 [ 黄宗羲 ]

明季海盗有周崔(鹤)芝者,福清人也。少读书不成,去而为盗于海。其人饶机智,尝往来日本,以善射名,与日本之萨摩岛主结为父子。 查看详情>>

东谷赘言 [ 敖英 ]

《东谷赘言》二卷,(明)敖英所撰。是书为著者于致仕后退居乡里所作。其最早由仁和沉淮刊刻于(明)嘉靖己酉年(二十八年)。书中所载多为先儒事迹及其语录,间或诗文评论、当朝史事。其行文採取问答的方式,既叙且议,阐释了儒者处世的价值观。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敖公的学识、经历以及兴趣爱好,可以说是其一生行历的缩影。透过这部书,可以有助于考察敖英的人生际遇,其作为一个古代普通读书人的思想,以及了解有关明代的若干典故旧闻.该书现在有江西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点校本。 查看详情>>

琅琊漫抄 [ 文林 ]

笔记。明文林撰。原书已佚。今存40余则,多记录当时见闻。有一些为民间传说、故事,如《阿丑善诙谐》、《宋太祖与薛妪》、《活石》、《吴官童退胡兵》。 查看详情>>

病榻寤言 [ 陆树声 ]

一卷。明陆树声撰。撰者于卷首有题记,称:“余卧病榻间,冥心摄思。或瞥然起念,意有所得,欲言嗫嚅。时复假寐,顷焉得寤,蹶然起坐,凭儿捉笔, 造次疾书。”可见是他卧病榻间所做的杂记,至于称“寤言”者, “以其得之寤寐也”。全卷多为杂议,间以琐事杂记。 《四库全书总目》指其“中多养生家言”,并说:如“缓步当车、晚食当肉”语出《战国策》,而陆氏以为《史记》,这是由于“明人读书不求源本之故也。” 查看详情>>

耄余杂识 [ 陆树声 ]

一卷。明陆树声撰。此书成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书首有陆树声于万历十八年(1590)所作的叙,当时陆树声已是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了,又因此书为其杂抒所见,所以取名为《耄余杂识》。陆树声在叙中说:“余性资寡僻,例简应缘,居尝燕闲,颇亲纪籍。今迫衰暮,两目昏眊,艰于披阅,第平生所接交知谈议,及紬绎旧闻,一知半解,注之臆想,提撕仅存。每旦栉沐之余,南荣就明,笔砚粗设,间录一二,以备遗忘。”据撰者自叙称,自己性好做笔记,直至年迈衰暮、双目昏眊,尝艰于披阅,此书是他“第平生所接交知谈议,及紬绎旧闻”而成。因此,所记均古人琐事。《四库全书总目》对它的评价是: “颇有足以警世厉俗者,而多杂二氏(佛道)之学。”观其所撰,各篇通过人物的遗闻琐事或言谈行动来叙写人物,往往形象生动。 查看详情>>

笔记 [ 陈继儒 ]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共二卷,明陈继儒撰。此书内容,大抵抄撮旧籍,取遗闻杂说、山水事物之类。《四库全书总目》指其为“取杂志碎语,抄录成帙,略无伦次”。每一则前都不列标题,篇幅也都不长,从数十字到数百字不等。具小说意味的条则不十分多。所录小说,主要是述异志怪类的,一般情节完整,故事色彩也比较浓厚,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