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云松巢集 [ 朱希晦 ]

元诗别集。3卷。朱希晦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朱希晦不以仕进为意,居室名为云松巢,所以就以它来名集。卷首有永乐五年(1407)鲍原宏序,正统六年(1441)章陬序。卷1为绝句及五言律诗,卷2为七言律诗,卷3为古诗。卷末有嘉靖七年(1528)朱谏后序。据各序可知,朱希晦写有诗千余首,一直收藏在后人家中。嘉靖年间,由七世孙朱谏选编刊行于世。顾嗣立曾引称他的佳句,如“白发生涯人已老,绿荫时节雨偏多”(《夏日书怀》),“竹吹绿雾沾书帙,花发红云映药栏”(《幽居》)。但由于内容单调,题材狭窄,使得他的隐逸诗总面貌比较平淡。《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朱希晦写诗“其宗派盖瓣香于《剑南》一集”。细读朱希晦的诗,再与陆游《剑南诗稿》风格略作比较,就能发现此说很有见地。他涉及元明易代的沧桑之变的诗篇,笔触颇有力度,虽远不及“赋到沧桑句便工”的元好问,与其隐逸、应酬之作相比,却是另一种境界。《感怀》、《感时二首》、《秋兴》、《有所思》等都是气韵苍凉的好诗。 查看详情>>

竹斋集 [ 王冕 ]

诗集。三卷。《续集》一卷。《附录》一卷。明王冕撰。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白天放牛,晚至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即弃去,读古兵法。曾游大都 (今北京),泰不花荐以翰林院官职,不就。归隐九里山,卖画为生。相传朱元璋攻下婺州 (今浙江金华),授为谘议参军,旋卒。工画墨梅,学扬无咎,花密枝繁,行笔劲健,生意盎然;或用胭脂作没骨梅,别具风格。亦擅竹石。兼能刻印,相传以花乳石 (青田石 一类) 作印材,自他创始。作诗多描写隐逸生活,部分作品也能反映民间疾苦,语言质朴,不拘常格。宋濂为作传,载《潜溪集》中,叙其始末甚备。《明史文苑传》亦同。续高士传以为太祖欲授以参军,一夕卒。《浙江通志》据以列入《隐逸传》。是集凡诗集三卷,乃其子周所辑,刘基序。续集诗及杂文一卷,又附录吕升所为王周行状,则王冕女孙之子骆居敬所辑。王冕天才纵逸,其诗多遒劲之气,不拘常格。然高视阔步,落落独行,无杨维桢等诡俊纤仄之习,在元、明之间颇为可贵。集中无绝句,惟《画梅》以绝句题之。续集所收,皆自题画梅诗。史称其隐居九里山时,种梅千株,自号梅花屋主。尤善画梅。求者踵至,以幅长短为得米之差。是集收入《四库全书》。 查看详情>>

竹素山房诗集 [ 吾丘衍 ]

元诗别集。3卷。吾衍撰。吾衍一作吾丘衍。《四库全书》曾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编入别集类。集中的诗未按体裁分类,似是吾衍自辑。《武林往哲遗著》本《竹素山房诗集》有一些增补,并在卷末附有《补遗》及附录。附录所收都是有关吾衍的诗文。《四库全书总目》评吾衍诗集说:“其诗颇效李贺体,不能尽脱元人窠臼。然胸次既高,神韵自别,往往于町畦之外逸致横生。”他留给仇远的绝笔诗未收入集中,被附在《补遗》之中,诗中说:“刘伶一锸事徒然,蝴蝶飞来别有天。欲语太玄何处问,西泠西畔断桥边。”尽管他轻生而死,这首诗也可看作他对自己一生的反省。有关资料提到他性好贬损文学士,本集的赠答之作中却时见他对文人学友的关切之情。 查看详情>>

子渊诗集 [ 张仲深 ]

元诗别集。6卷。张仲深撰。原书久已亡佚,清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6卷。卷首有4篇序:1,至正十六年(1356)郑奕夫序;2,至正十二年危素序;3,后至元五年(1339)单弘序;4,至正十六年杨彝序。据杨彝序中所说“今其友会稽王良与编集子渊之诗若干卷,以刻诸梓”,《永乐大典》所收《子渊诗集》应为至正十六年刻本。卷1为五言古诗,卷2为七言古诗,卷3为五言律诗,卷4为七言律诗,卷5为五言排律,卷6为五、七言绝句。本集第1个诗题,即《古意三章》,受到危素称赏,认为“托兴深远,忠贞之心盖莫可掩”(《子渊诗集》序)。所谓《古意》,是仿陈子昂、张九龄《感遇》诗之作。《子渊诗集》中时有警句,颇受《四库全书》编者的重视,但张仲深虽号称曾“漫游湖海”(郑奕夫《子渊诗集》序),其视野却很少出于家乡四明,所作内容单调,以唱和酬答之作为主。 查看详情>>

性情集 [ 周巽 ]

元诗别集。6卷。周巽撰。原书久已亡佚,而且很少为人所知,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重辑出《性情集》6卷。卷1—2为《拟古乐府》,并有周巽写于明洪武九年(1376)的自序1篇。据自序,《拟古乐府》原有154首,今仅存60余首。卷2还收有《补古乐歌》5首,亦有周巽写的自序。卷3为五言古诗,卷4为七言古诗、五言律诗,卷5为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律诗,卷6为七言律诗、七言排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周巽诗比较直露,题材也不够广泛。他显然是爱梅成癖的人,集中咏梅之作比比皆是,如和林和靖咏梅14首,《溪梅》、《岭梅》等五律,《上苑梅》、《玉堂梅》等七律,《梅花十首》等七绝。这些诗多属应景之作,艺术成就不高。元人吴元德另有一部诗集名为《性情诗》,而周巽《性情集》卷5有五言排律1首,是陪吴元德等宴岳阳楼之作,周巽名集为《性情》,或许是受到吴元德的启发。然而,两部《性情集》都久已亡佚,1部靠《永乐大典》流传至今,另1部却借《诗渊》而免遭湮灭。 查看详情>>

杏庭摘稿 [ 洪焱祖 ]

元诗别集。1卷。洪焱祖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洪焱祖家有1株古银杏树,便以杏庭为号,并且以它作为诗集之名。卷首有至正十五年(1355)宋濂序,至正九年危素序。据危素序,可知在洪焱祖死后,由他的儿子将遗诗收集成编;据宋濂序,本集系宋濂精选后所刊,故名“摘稿”。共存诗70余首,包括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诸体。他的一些诗篇着意抒写了羁旅情怀,如《中秋宿贵义岭下是夜无月》:“乱山深处过中秋,只有风湍拍石头。赖是今宵无月色,若今月出转添愁。”虽无深刻含意,却是出自个人的真实体会。他在《浮梁秋晓书事》中说:“收心葬书窟,飞梦入诗天。宁戚歌牛下,昌黎拜马前。”道出他在初为教职时虽希望在仕途上发挥更大作用,又想在诗歌领域施展才华的矛盾心境,也以真情流露见长。 查看详情>>

霞外诗集 [ 马臻 ]

元诗别集。10卷。马臻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主要版本有明毛晋汲古阁刊本(《元人十种诗》之一)。卷首有黄石翁序,龚开序,大德六年(1302)仇远序。全书所收诗篇未按体裁类编。卷末有毛晋跋。黄石翁、龚开、仇远等序都说马臻“杜门择交,远迹声利”,“无一言及势力声利”,但《霞外诗集》中往往能见到铺张富贵,颇乖山林之格的应酬之作。仅从诗的风格而言,这10卷诗显示出马臻神骨清秀,风力遒上的艺术造诣。《述怀五十韵》是披露生平与思想的宏篇巨制,《闻雁》、《野宿》、《秋日即事》等律绝近体则以感情细致入微见长,《谩成四十二首》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洞察力与表现力,都是马臻较有影响与成就的作品。《霞外诗集》除汲古阁刊本,未见有别本传世,但《诗渊》、《永乐大典》等书中选录自《霞外诗集》的诗,往往有不见于现存汲古阁刊10本卷的,如《诗渊》、《永乐大典》等书都收有马臻《贯酸斋索和蚊烟诗》,这首七律就未收入汲古阁刊10卷本《霞外诗集》。可见现存《霞外诗集》不是全本。 查看详情>>

午溪集 [ 陈镒 ]

元诗别集。10卷。陈镒撰。《四库全书》曾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编入别集类。陈镒曾筑室于午溪之上,并题名为“绿猗堂”,故将诗集题作《午溪集》。本集的传本较少见,除《四库全书》本(收入《四库全书珍本初集》),还有几种清抄善本。卷首为元至正二年(1342)黄溍序,至正三年张翥序,孙炎序,孔旸序,至正十六年刘基序。据《四库全书总目》介绍,卷首还应有刘基、孔旸手柬各1通,但今本未收。卷1—2为五言古诗,卷3—4为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卷5为七言古诗,卷6—8为七言律诗,卷9—10为七言绝句。《四库全书总目》曾引刘基书信中的意见,批评道:“今观其集,诚不无稍伤冗蔓,尚少简汰,则基言为能中其病。”陈镒诗篇显然受到晚唐影响,风骨纤弱。但统观全集,清辞丽句仍然时时可见。集中应酬之作较多,水平较低,语意多有重复之处,在很大程序上降低了《午溪集》的艺术水准。 查看详情>>

蜕庵集 [ 张翥 ]

诗别集。五卷。元张翥撰。《元史》本传称张翥遗稿不传,传者有律诗、乐府,仅三卷。清王士禛《居易录》著录《蜕庵集》四卷,衡山释大杼北山编集,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锡山郎成抄本。采入《四库全书》者为朱彝尊所藏,五卷,明初释大杼手抄本,前后有来复、宗泐二人序跋。另有明刊本,题《张蜕庵诗集》,四卷。按张翥与大杼为方外交,翥殁于元末,此时朱元璋北伐,燕京不守,翥无嗣,大杼取其遗稿归江南,别为选次录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考《元音》、《乾坤清气集》、《玉山雅集》诸书所录翥诗,尚有出此集之外者,则此集亦非全本也。”又金章宗明昌(1190—1195)、承安(1196—1200)间,亦有张翥,字仲扬。刘祁《归潜志》载其诗“矮窗小户寒不到”等句,诸书援引,有与元张翥误为一人者。今见《蜕庵集》有明太祖洪武(1368—1398)年间刊本四卷,为衡山释大杼北山编集,前有豫章沙门释蒲庵来复序,后有洪武十年(1377)冬天界善世禅寺住持天台释宗泐序。民国初年董康诵芬室据以覆刻,后又收入《四部丛刊》。谬荃荪为补抄序一首、诗二十三首,又据劳氏丹铅精舍辑本补文一首、诗十一首。又有《四库全书》本。 查看详情>>

所安遗集 [ 陈泰 ]

元诗别集。1卷。陈泰撰。《四库全书》曾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卷首是《天马赋》,陈泰以此赋得领乡荐。书后有陈泰后裔陈铨所书跋语及王士禛跋。《所安遗集》是陈泰曾孙陈朴编,陈泰所作诗生前向未刊行,所以名为“遗集”。后来由明华亭教谕陈章刊行于世。成化二十三年(1487),陈铨重刊于内江官邸。陈铨重刻时,原书就已有蠹蚀,并非原貌。本集所收主要是七言歌行,王士禛评其歌行:“驰骋笔力,有太平之风。在元人诸名家中,当居道园(虞集)之下,诸公之上。”其《朔方歌》、《梅花五友歌》、乐府古题《丁都护》,都是“才气纵横,颇多奇句”(《四库全书总目》)之作。《邯郸道上书所见》写路经邯郸的少数民族商旅:“丁丁零零西番经,轧轧刺刺单于曲。西番经,无人听。单于马上琵琶声,乌纱辫发双娉婷。不知是河西,不知是女真?”写得生动形象,具有时代气息。除《所安遗集》之外,陈泰尚有少数佚诗保存在《元诗体要》、《乾坤清气》等书中。本集主要版本除有数种清抄善本之外,尚有清光绪六年(1880)谭钟麟刻本行于世。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