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清,生卒年不详,字源甫,清弋阳人。正德辛末进士,性恬退,与物无争,官至太常寺正卿。靖难之役后,朱棣革除建文年号不为其修《实录》,只将其事迹缀于《太祖实录》之后,言辞颇多诋侮,并禁止民间一切关于政变的史书的撰写。姜清于故案文集搜辑遗文,为补建文无《实录》之缺仿照《明实录》体例撰《姜氏秘史》,是书编年附传,是为有明以来第一部记建文史事的编年体史书,其代表意义不言而喻。
贾茗,清代人,撰有《女聊斋志异》小说。编者为女性,倾倒于《聊斋志异》,于是收集汉魏六朝至清末的志怪、传奇、笔记以及史籍、地方志等所载女子故事,或原文选录,或略作润色,编为此书。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
江少虞,生卒年不详,约公元一一三一年前后在世。字虞仲,常山人。约宋高宗绍兴初前后在世。第政和进士。为天台学官。寇至,守悴逃去,他独率弱卒坚守,射杀渠魁,贼遂溃。入为左朝请大夫。历建、饶、吉三州守,治状皆为第一。少虞著有事实类苑六十三卷,《四库总目》徽采极为浩博,良有益於史家。又有宋朝类要及杂著、经说、奏议百余篇,并行于世。江少虞一生著作颇丰有:《事实类苑》、《经说》、《奏议》、《宋朝类诏》等百余卷,而以《事实类苑》最为有名。
焦袁熹(1661~1736年),清学者。字广期。金山(今属江苏)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举人。穿穴经传,于诸经注疏,皆有笔记。其说《易》,专主义理,说《礼》,推言礼意,而于《春秋》尤邃,独酌情理之平,立褒贬之准,谨持大义,刊削烦苛。性至孝,事亲著书,不求闻达。乡荐后,自以为自己“非用世材”,遂不会试。李光地、王顼龄俱以实学通经荐,以亲老固辞。后铨授山阳教谕,仍不赴。平生心师陆陇其,不名不字,而不走其门。参与纂辑《明史》,因持论与王鸿绪不合而辞去。曾自作《经生歌》云:“章句微细,必无豪贤,可哀载!说经铿铿,乃毕吾之余生。”(《清史列传·儒林传上二》)志不近名,学问笃实。著有《春秋阙如编》
揭傒斯(1274年6月10日—1344年8月19日),字曼硕,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人。幼贫,刻苦读书,早有文名,为程钜夫所赏识,皇庆年间,随程入京,娶程从妹为妻,时人尊为“程门佳客”。延祐初,因程钜夫、卢挚之荐,授翰林院编修官,升应奉翰林文字,迁国子助教。天历初,开奎章阁,首擢为授经郎,教授贵族大臣子孙,为文宗所亲重。与修《经世大典》,特授艺文监丞,参检校书籍事。元统初,迁翰林待制,升集贤学士,改翰林直学士,再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至正三年(1343),总裁辽、金、宋三史。至正四年病卒,年七十一,谥文安。他一生清俭,至老不渝。与虞集、黄溍、柳贯号为“儒林四杰”,黄溍称他的文章“叙事严整
贾昌朝(997年-1065年),北宋宰相、训诂学家、文学家、书法家。北宋仁宗时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字子明,真定获鹿(今属河北)人。 北宋仁宗宰相贾昌朝出生之前,据说他母亲得一梦,梦中有一金甲神人送其一冠而去,梦醒以后,绘冠其形,有人认得,叫“貂蝉冠”,遂后生下贾昌朝。王安石后有《贾魏公挽辞》二首,其一写道: 天上貂蝉曾梦赐,归魂应侍紫阳宫。 正是说的此事。 其实在中国古代,大凡帝王将相、达官显宦之人的生生死死,总要被人罗织上许多虚幻缥缈的神异传说。由于貂尾和蝉羽都是古代王公显官冠上之饰物,在宋代也只有三公、亲王侍祠大朝会时,才有可能得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