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宠绥(?一1645) ,明末戏曲学家。字君徵,号适轩主人。江苏吴江(今江苏吴江市)人。其人渊静灵慧,学识广博,于神话传说,无所不晓,而尤醉心于曲学研究。其戏曲音乐美学观点,注重文字声韵的审美规律,在吸取徐渭、沈璟、屠隆、王骥德等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清唱的审美感。批评北曲演唱衰落而重弹不重唱的艺术风气说:“娄东王元美著有《曲藻》行世,魏良辅亦尝寓居彼地,则娄东人士,应不昧昧字面。只缘当年弦索绝无仅有,空谷足音,故但喜丝声婉媚,惟务指头圆走,至字面之平仄、阴阳,则略而不论,弊在重弹不重唱耳。”(《弦索辨讹》)充分肯定时代艺术的代表性审美意识,赞成各代“各有专至之事以传世”的主张,认为“文章
沈子禄,明针灸医家。字承之。对人体经脉、体表分野颇有研究,撰有《经脉分野》一卷(1566年)。此书条析分明,本《内经》及诸家之说,并参己见而成。记述全身体表部位名称凡八十八条,及经络循行之交会等。然其引证繁复,补益太过,后由徐师鲁为之删定校正,并续以徐氏家传之经验,合编为《经络全书》两卷(1576年)。
沈之问(十六世纪),明代医家。自号无为道人,履贯不详。以撰述《解围元薮》一书闻名于世。该书乃沈氏集其祖父沈怡梅、父沈艾轩和他本人三代相传之搜研所获,总结其数十年亲自验证之临床心得,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撰成,是我国古代关于麻风病的名著之一。其中,对“风癞”的病因、病理、证治和方药等,作了相当详尽而系统的论述。在其所列的三十六风、十四癞中,虽然包含了应予鉴别的其它若干种皮肤病,但在有关麻风病的论述方面,他提出了不少相当精确的见解,认为“大麻风”是传染性疾患,患者“皆有恶虫于脏腑”,发病“源流”乃“传染所袭”,因而“滋蔓于世,相感而生”;还特别列举了吴中患者等数则案例,强调说明家庭内传染
伊塔洛·斯韦沃(Italo Svevo,1861年12月9日~1928年9月13日) 是意大利犹太商人兼小说家埃托雷·施米茨(Ettore Schmitz)的笔名。意大利小说家。他被认为是意大利第一个意识流小说家。早年他曾发表两部小说《一生》 (1892)、《暮年》(1898),但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已显示出注意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倾向。1899年后,他弃文经商,到过英、德、法等国,其间,他有幸结识了著名的意识流小说家乔伊斯。从此他找到了小说创作中新的表现形式。1923年,在长时间的沉默后,他发表了第三部小说《塞诺的意识》,轰动一时。这部小说完全是采取“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斯韦沃彻底抛弃
沈季友(1652—1698)清初诗人。字客子,号南疑。平湖(今属浙江)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副贡生。父沈棻有才名,他因而得接交当世名士。早年以诗文及制艺为人称道,曾从毛奇龄学诗。26岁刊行《南疑集》9卷,一时名动江左。诗风清丽,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引沈德潜语,称其五古“清峻遥深,追踪嵇、阮”;歌行“曲折顿挫,变化百出”;近体“清音逸韵,追琢功深,最近大历十子”,评价颇高。《武林行》记耿精忠叛清,战乱波及杭州,“岭头夜半传烽火,江上春来习水犀”,“伤哉妇女逢百罹,贫家富家悲流离”。《宫词》刻划宫女幽怨,凄婉动人:“自解红绡拭泪痕,飘零十载在长门。楼头纵有能言鸟,不肯分明报至尊。”他的诗
善一如纯, 生卒年俱不详, 一生活动均在清康熙年间, 贵州习安(今安顺) 人, 俗姓张, 少年时便负挺然逸群之志, 有卓荦绝俗之资。 十七岁在法海寺礼灵光老和尚披剃, 以后又往依云鹫山顶相禅师受具足戒, 参天台月峰和尚请求开示。 尽管生命境界颇有升进, 终因悟入机缘不契, 遂上普安( 今盘县)松岿山普光寺, 叩谒善权和尚参究, 誓明( 生死) 大事, 以期真悟。 早在法海寺时, 善权和尚偶见善一,即以为是法器人才, 并要他参“万法归一, 一归何处”话头。此次上松岿山, 善权见他道心真切, 于是嘱咐多在作务, 亦即生命行动的实践处境中, 体究本来圆满的心性。 善一乃潜心苦参实究, 踏实行履,
孙志宏,明医家。字克容,别号台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侨寓盐城(今属江苏)。祖萝椿、父桂岩皆以儒兼医,桂岩尤以医术著名于嘉靖、隆庆(1522—1572)年间。志宏幼业科举,长而专医。行医五十余年,临证审慎。晚年感于医籍纷繁,虽有纂本,每多挂漏,因搜辑古今方书,结合家传及所验心得,编撰《简明医彀》八卷(1629年)。此书列述各科常见病证治,兼论尊生慎疾、医药得失之要,立论平正。弟台屿,亦有医名。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