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描写旧家少爷陆惊寰与卖唱女如莲之间的爱情悲剧。如莲为能与陆惊寰结婚,决定先下海到妓院为母亲赚取养老费,再同惊寰结婚。惊寰为尊父命迎娶一位传统女性,但他心里真正爱着的人是如莲。新婚之夜,惊寰来到妓院与如莲幽会,被惊寰表哥若愚发现。为了让惊寰放弃如莲,若愚弄出几条计策让如莲远离惊寰,但若愚却不晓得,他所伤害的如莲,却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如莲决定成全惊寰,决定远离他。后来,惊寰得知如莲的一片苦心,决定迎娶她做妻子,但为时已晚,如莲竟因思念惊寰而死。不久,惊寰的妻子也因病故去。伤心欲绝的惊寰只得给如莲和自己的妻子合出了一场大殡…… 查看详情>>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24回。李涵秋著。书叙清末福州公子林赛姑出生后,因为林家人丁不旺,其祖母命他男扮女装,以期长命百岁,并命家人绝对保密,以致长大后闹出一连串阴错阳差的故事。先是使多少媒婆徒劳往返,使多少男家大失所望。继又使陆军学校学生赵珏神魂颠倒,大害单相思病。而林赛姑却利用男扮女装之便,与同窗女友、赵珏之妹赵瑜暗中相爱,并私订终身。后因以孙中山为首的广州护法军政府发动护法战争,福州谣言四起,市民纷纷逃避。恰好赛姑之父林耀华在广州军政府里谋到了职位,于是举家向广州进发。不料护法军营长陶如飞误认林赛姑为女郎,竟在半路将其劫掠。幸得陶母保护,不但未露男子身分,反与陶妻缪兰芬同床共枕,长达数月之久,才与家人在广州团聚。后来因为调戏缪兰芬之妹缪芷芬,才使男子身分暴露无遗。于是翻然悔悟,与前判若两人。恰好护法战争虽已结束,而五四运动又相继爆发,赵珏、缪芷芬、赵珏的同学方钧等在福州响应,也搞起了轰轰烈烈的学潮。林赛姑为了激励大家的爱国热情,在由广州回福州的途中投海自尽,被救不死。最后是五四运动在全国取得胜利,林赛姑和赵瑜、赵珏和刘秀姗、方钧和缪芷芳这3对情人同时举行婚礼。作品以林赛姑为中心人物,以一群青年的恋爱婚姻和社会活动为主要线索,描写了刚刚发生乃至正在发生的护法战争和五四运动等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其他社会问题,如军队的腐败和横行、社会的动乱和凋敝、人民的苦难和愤恨等,这说明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强烈干预意识,以及力图摆脱流行爱情小说模式的善良愿望。可惜作者一向置身于政治斗争的漩涡之外,对社会缺乏深刻了解,因而作品浮光掠影,甚至难免走样。比如将护法战争的双方各打五十大板即是一例。在艺术上,某些情节的展开,主要借助于林赛姑的男扮女装,虽然收到了故事曲折的效果,却显得不合情理,从而削弱了艺术感染之力。 查看详情>>
现代中篇小说。王实味著。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4月初版。列入“新文艺丛书”。小说由11封书信组成。通过这些书信展示了“一个英逸俊拔”的青年,被“血腥肉臭的社会”吮竭血液,斫尽精力,“以致不得不抛弃了一切而葬身于潢水”的惨痛一幕。秋涵因家中债台高筑而中途辍学去邮局当了邮务生,工作的繁重和时间的冗长压迫得他吐血晕昏。同时,“邮政内幕之腐败,外人之专横,人员之卑污”以及家中传来要其与一个“目不识丁,而性情又极泼悍”的女子成婚的“母谕”,更加重了他内心世界的苦痛。直至母亲的突然病故,至亲好友间感情的的疏淡,贫血症、心脏博动低弱和肺病的并发,使秋涵成了“一只丧舵的破船”没法驾驭了,终于投入“那幽静的潢水”去“休息休息”,“疲惫了的精神,调剂调剂”,“枯涸了的血液,润舒润舒”。 查看详情>>
现代短篇小说集。东平著。上海希望社1944年2月初版。收《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我认识了这样的敌人》、《溧武路上的故事》、《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等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大都发表在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上,以抗战初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描绘了广泛的生活画面。其中主要的作品是对于战争的直接描写。象《第七连》、《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等,当时曾产生广泛的影响。《第七连》反映一个年轻军官丘俊在抗战初期的经历。丘俊和许多初上战场的人们一样,开始也曾产生过胆怯心理,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他驱除了惧怕心理,坚定了“以身许给战斗”的决心。作为一个连长,他作战勇敢、机智,对待士兵象“朋友”一样。作品表现了一个初上战场的青年军官的思想转变和心理状态,塑造了一个新型的有强烈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青年抗日军官形象。《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描写一个刚从军校毕业的青年连长林青史,在一次战斗中,由于广大士兵抗日激情的推动,他违抗了上级“不抵抗”的命令,向敌人展开猛烈反击。在陷入日军包围,与营部失去联系,处于孤军无援的情况下,仍顽强不屈,主动出击打击敌人,虽然伤亡惨重却换来了胜利。但他的连队却被友军以“来历不明”为由缴了械。他一个人独自去找营部,途中听说自己由于违抗命令已被判处死刑。功而获罪,便是这个下级军官的遭遇。有人劝林青史逃走,他却为了“成全自己底人格”,甘心被处死。林青史的遭遇,一方面表现了下层军官积极抗日的精神,另一方面通过对他灵魂深处旧的思想意识的挖掘,揭露了旧军队的腐败。这些短篇小说具有悲壮的时代色彩,反映出抗战初期人民奋起抗战慷慨悲歌的感人情景。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