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存仁堂陈怀轩刊本《杜骗新书》扉页书影明万历存仁堂陈怀轩刊本《杜骗新书》正文书影明代文白相间短篇世情小说集。全称《江湖历览杜骗新书》,一名《江湖奇闻》。存明万历间存仁堂陈怀轩刊本,四卷八十三则。每卷前附图一幅。正文前题《鼎刻江湖历览杜骗新书》,“浙江夔东张应俞著,书林汉冲张怀耿梓”。本书所叙,乃形形色色诈骗故事,共分脱剥、丢包、换银、诈哄、伪交、牙行、引赌、露财、谋财、盗劫、强抢、船中、诗词、假银、衙役、婚娶、奸情、妇人、拐带、夤缘、僧道、炼丹、法术等二十四骗。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明万历存仁堂陈怀轩刊本,藏大连图书馆、日本内阁文库、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张怀耿刊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日本皇都书林五车楼翻刻本,藏日本东洋文库。 查看详情>>
即《贪欢报》、《欢喜奇观》、《艳镜》、《三续今古奇观》、《四续今古奇观》。白话短篇小说集。题“西湖渔隐主人”著。十二回并续十二回,共二十四回,每回演一故事,都属婚姻爱情悲喜剧。如第三回“李月仙割爱救夫”,书生王文甫与世友章必英一起生活。王娶李月仙为妻。趁文甫外出之机,必英诱奸月仙,又把文甫推到河里。文甫未死,告官,必英被判死刑。他在狱中买通官府衙役,反诬文甫为盗,陷之入狱。月仙知道真情后,呈状州衙,为文甫申冤。续十二回“一枝梅空设鸳鸯计”,描写梁上君子一枝梅行侠仗义的故事。此故事和《二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九回“神偷寄兴一枝梅,侠盗惯行三昧戏”的情节基本一致。有明山水邻原刊本,卷首叙,署“重九西湖渔隐题于山水邻”,另有道光庚寅(1830)刊本。近有春风文艺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点校本。 查看详情>>
明代白话中篇小说。四卷二十回。封面题“且笑厂评演小说”,首序署“笔耕山房醉西湖心月主人题”,正文前题“西子湖伏雌教主编”;每卷评者,又屡易其名;卷一为“且笑厂芙蓉癖者”,卷二署“心月主人”,卷三署“大堤游冶”,卷四署“弄月主人、竹醉山人同评”,可谓名目繁多,变化多端,实则当为一人。因版式与《弁而钗》、《宜春香质》两书相同,其署题也有相合(如“笔耕山房”、“醉西湖心月主人”、“且笑厂芙蓉癖者”等),故当与上两书为“一人所编,一家所刊”。此书封面有题识五行,云其创作的动机为“天下恶皆可惩,惟妬妇人之恶最不易惩”,故为“怕婆”者进此一书。故事叙宋朝年间临安处士成珪娶妻都氏性奇妬,年近六十无子而犹不得娶妾。后在朋友周智等帮助下,偷娶婢女翠苔为妾,生一子。都氏妬劲大发,惊动天府地狱,受尽酷刑,抽去妬筋,幡然悔悟。翠苔还家,夫妻和睦,其子也高中进士。此小说主人公之所以取名都氏、成珪者,据卷首作者之《说原》云: “都氏者,言天下之妇人都如是也。”、 “成珪者,成规也。”这说明了作者的“疗妬”思想是建筑在歧视妇女的基础上。全书又宣扬继宗祀、娶小妾这一套,故品格不高。然而,此小说的故事曲折,语言生动,特别是俗语的运用时有妙处,几个形象也颇具个性。小说中亦杂秽语,并非如孙楷第所说“舍猥亵而言因果报应,殊出意料之外也”。 查看详情>>
明代通俗类书。十卷。全称《京台新锲公馀胜览国色天香》,一名《幽闲玩味夺趣群芳》,题“抚金养纯子吴敬所编辑”。今存版本主要有:万历廿五年周氏万卷楼重刊本、明益善堂刊本、清康熙大梁周文炜敬业堂刊本、清周氏先霁堂刊本等。本书分上下层分类刊载小说、琐记、笑林、诗话、书翰等等,和《万锦情林》、 《绣谷春容》、 《燕居笔记》等书性质相同。它们所收录的各种小说也多有相同。体裁与宋罗烨《醉翁谈录》相类似。对研究中国小说史有一定参考价值。有明万历间据原本重刊藏,日本内阁文库。另清翻刻本虽不少,内容多有删落。首序,署“时万历丁亥(十五年,1587)九紫山人谢友可撰于万卷楼”。 查看详情>>
明代通俗言情小说。四卷,现存为弘治十六年刊本,传为成化时作者邱濬为记自己少年遇合事而作。又见于《风流十传》、《万锦情林》、 《燕居笔记》冯本(以上三种均为一卷) ; 《国色天香》、 《燕居笔记》林本、《花阵绮言》、 《绣谷春容》(以上三种为二卷, 《绣谷》篇名为《辜辂钟情丽集》)。叙辜辂和黎瑜娘的爱情故事。琼人辜辂到祖姑家读书,与祖姑的孙女黎瑜娘相爱,二人以诗词书画传情。辜生原住西轩,假说有鬼移入东轩,靠近女室,得与瑜娘通,两情缱绻。辜生两次回家后遣媒求亲,黎父允婚。后辜父死,家境衰落,生守制两年未通音信,黎父又允婚苻氏,瑜娘执意不肯,自缢得救。辜生第四次来黎家,在祖姑的帮助下,二人终于私奔。苻氏告到官府,辜辂、瑜娘陷入囹圄。虽经曲折,终成眷属。其间穿插诗词韵和,才子佳人小说格套。此小说早在明嘉靖年间晁氏宝文堂就出过单行版,后被收入《国色天香》、《绣谷春容》、《万锦情林》、《风流十种》等多种集子,在明代得以广泛流传。然而,由于《钟情丽集》与邱濬的形象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反差,此说长期备受质疑。 查看详情>>
明代白话中篇神怪小说。凡二卷十四回。封名题《萨仙咒枣记》,正文前题《锲五代萨真人得道咒枣记》,署“安邑竹溪散人邓氏编,闽书林萃庆堂佘氏梓”,作者即邓志谟,其版式亦同《铁树记》、 《飞剑记》。卷首有作者自序《萨真人咒枣记引》,署作于“万历癸卯”年。小说在广采民间传说、戏曲笔记的基础上,叙说了萨守坚得道的故事。萨真人为五代时人,前世为富户陆右,因拒少女求鱼水之欢,感动上天,暗赐金五百两。陆右锄地时见到一窖金,慨然分给鳏寡孤独和残疾病弱者,因而此世做了神仙。。《咒枣记》也是根据这些传闻汇集、加工、整理而成的。《咒枣记》只存明建阳萃庆堂余氏刻本一种版本,现藏日本内阁文库。书的版式、插图与《飞剑记》全同,惟目录后多幅“萨真人像”而已。此书据内阁文库本影印,与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的本子同出一源。 查看详情>>
一名《晋代许旌阳得道擒妖》,全称《许仙铁树记》。明代白话中篇神怪小说。作者邓志谟,据《警世通言》中的《旌阳宫铁树镇妖》改写而成。今存原刊为万历三十一年萃庆堂余泗泉刊本,二卷十五回,有插图,题《新镌晋代许旌阳得道擒蛟铁树记》,又名《许仙铁树记》,后印本又改作《新订晋代许旌阳得道擒蛟全传》。此书实为道家许真君传说的集大成。叙许真人除孽龙的故事。一老君预知四百年后江西当出异人,派孝悌王下凡择人间德行纯全者传以道法。孝悌王传兰期,兰期传谌母,并嘱传吴猛、许逊。 查看详情>>
明代白话中篇神怪小说。全称为《锲唐代吕纯阳得道飞剑记》,一名《吕仙飞剑记》。凡上下两卷,共十三回。作者邓志谟,署“安邑竹溪散人邓氏编,闽书林萃庆堂佘氏梓”。有图。其版式与佘氏萃庆堂所刊《铁树记》、《咒枣记》完全相同。小说的中心人物吕洞宾是宋末元初新道教全真教的重要人物。故事叙纯阳祖师吕洞宾原为钟离的徒弟惠童,下凡投胎,至六十四岁举进士,授咸宁县知县,后随云房子(钟离)弃功名,离故园,不辞艰险,到碧天洞修炼的故事。 查看详情>>
长篇小说。明朱鼎臣编缉。十卷六十七回。鼎臣字冲怀,广州(今属广东)人。曾从事通俗文学编辑工作。除本书外,还编有《全像观音出身南游记传》、《新刻音释旁训评林演义三国志传》、《鼎镌徽池雅调南北宫腔乐府吴板曲唱大明春》等。本世纪二十年代在日本发现。内容为唐玄奘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文字却比吴承恩《西游记》简单得多,全书不过十二万字。前七卷与吴本前十五回近似,后三卷,与杨致和《西游记传》卷二第三回以后的情节基本一致。朱鼎臣《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和杨致和《西游记传》,与名著吴承恩《西游记》,都成书于明代。三书关系如何,孰先孰后?是朱本、杨本删节了吴本,抑吴本继承完善了朱、杨两本?学术界至今尚未获得一致的定论。本书适宜于古代小说爱好者阅读,更是小说史研究特别是《西游记》研究工作者的必备资料。 查看详情>>
明代神魔幻化长篇小说。又名《观音出身南游记传》,《南海观音全传》,《观音传》,《南海观音菩萨出身香山修行》。4卷25(或26)回。朱鼎臣编。传世有明焕文堂刊本。卷1题《新锲全像南海观世音菩萨出身修行传》,内封题《全像观音出身南游记传》,署“南州西大午辰走人订著”,“羊城冲怀朱鼎臣编辑”,“浑城泰斋杨春荣绣梓”,上图下文。清嘉庆十年(1805)大经堂刊本,题《南海观音全传》,亦署“南州西大午辰走人订著”。嘉庆二十四年维新书局本。以上3本均为25回。叙南海观音菩萨修行成仙的历程。云其本为西域王婆伽三个女儿之一,名妙善。执意不赘嫁,专心念经,又到白雀寺修行。她不怕豺狼虎豹的威胁,忍受各种苦累活计的折磨,真心感动了玉帝,分派诸神代劳和保护。西域王为逼女儿出寺,火烧白雀寺,将妙善绑赴法场。因有玉帝保护,刀砍刀断,枪戳枪折。前半部叙述观音坚心修道,矢志不移的故事;后半部叙述观音及善才、龙女收伏青狮白象的故事。文字简略粗疏,但在民间颇有影响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