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敬甫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1235
  • 出生日期:1320

杜思敬(1235—1320),字敬甫,一字散夫,号宝善老人。汾州西河(今山西省汾阳市西河乡)人,生于元太宗七年(1235年),元初沁州长官杜丰第三子。初侍忽必烈于藩府,从许衡学。由平阳道同知累迁治书侍御史,历户部侍郎、中书郎中,出为顺德、安西、汴梁等路总管。至元二十八年(1291),任中书参知政事。大德十年(1306),进中书左丞。琥(武)宗即位后致仕。杜思敬于武宗继位后致仕,家居期间,对医学颇有研究。曾节选张洁古、云岐子(张璧)、李东垣罗天益等诸家著述19种,于1315年(延祐二年)辑成《济生拔萃》,这是一部最早个人汇集的医学丛书。书中以《针经节要》、《针经摘英集》、《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窦太师流注指要赋》等作首卷,以示对针灸的提倡。元延佑二年(1315年)编写《济生拔萃方》,杜思敬还爱好诗文,有《桦阳十景咏》。延佑七年(1320年),杜思敬去世,年86岁,谥号文定。

杜思敬作品

针经节要 [ 杜思敬 ]

针灸著作。佚名撰,元杜思敬辑。一卷。思敬有 《针经摘英集》 已著录。成书于金元之际。后辑入元代著名医书丛书 《济生拔粹》中。本书系录《针经》(后世传本即 《灵枢》 中十二经脉五腧穴流注部分),并加以发挥而成,故名。书分四部分,首论十二经气血多少。继之第一节为旁通十二经络流注孔穴之图,第二节为十二经是动所生之病,第三节为十二经穴治证,叙述十二经中五腧穴等 (共六十六穴) 部位、主治及灸刺法。由于五腧穴临床效果显著,诸穴至今仍广为医家所常用。本书对学习和研究针灸学有一定参考价值。有涵芬楼影印本,一九五五至一九五六人民卫生出版社据元刻《济生拔粹》 本影印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