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宗万(1705年—1759年),字滋大,号衣园,又号竹溪、子大、信天居士,直隶静海(今天津市静海县)人,励廷仪子,清代藏书家、书画家。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士,入翰林,年才十七。历官刑部侍郎。以画供奉内廷,兼工山水、花鸟,笔意恬雅,设色古淡。书法褚、颜、苏、米,圆劲秀拔,与张照齐名,称“南张北励”。卒年五十五。《清画家诗史》、《归石轩画谈》、《熙朝名画录》、《桐阴论画》、《香树斋文集》、《读画辑略》。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卒,葬于北五里庄。好诗词,尤工书法。书法直追晋人,兼融褚遂良、颜真卿、苏轼、米芾各家之长。以画供奉内廷,兼工山水、花鸟,尤工书。与张照齐名,时称“南张北励”。富藏书。著有《京城古迹考》、《衣园遗稿》、《青箱堂集》等。《京城古迹考》为其抄本。书法老练工整。藏书室名“清箱堂”、“教忠堂”。藏书印有“臣宗万”、“静海励氏”、“竹溪居士”、“竹溪珍玩”、“衣园藏真”、“衣园珍藏”、“衣园图书”、“衣园审定”、“教忠堂藏”等。子励守谦,亦富藏书。
清励宗万撰。励宗万,字滋大、号衣园,直隶静海人。康熙六十年(1721) 进士。是书为他奉乾隆帝命,对北京古迹作了一番调查后写成的。书不分卷,是将北京划分为东西南北城四区加以介绍的。共列东城的东岳庙、碧霞元君庙、宋仁宗篆书针炙经石刻、于少保忠肃祠、泡子河、吕公祠、月河梵院,南城的万柳堂、三忠祠、鱼藻池、天庆寺、崇真宫、丰台、晋阳庵、报国寺、昆庐阁、三忠祠,西城的团殿、白塔寺、弘慈广济寺、元佑圣王灵应庙、护国寺、鹫峰寺、天宁寺塔、慈寿寺、土城、元福宫、万寿寺、高粱桥、卢沟桥、题应寺、圣感寺、元灵福寺、寿安寺、潭柘寺、戒坛寺,北城的石鼓、文丞相祠、彝伦堂古松、定武本《兰亭序》、延祐二年进士题名记、唐火神庙、莲花池、古墨斋、满井、古蓟门等46处,每处先引证前人记述,再叙当时目睹情形,记录了 “向时名迹,或升为禁地,或湮为荒野,或变迁于兵燹,或埋没于尘嚣” 的种种景况。有的则不但叙古迹的沿革,且辨史传的正误,如团殿条,参证多种史书,确认团殿是金章宗为李宸妃建的添妆之所,就是不但与北京史地有关,且与帝王和后妃生活有关的考证文字了。是书1964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标点本。1981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又重新排印此书。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