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绅(1744~1801),清小说家。字贤书,号笏岩,又号桑蠋生、磊珂山人、竹笏山石道人。江阴(今属江苏)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授云南师宗县知县,后为广州通判等。与洪亮吉、黄景仁友善。小说喜用古涩生硬的文字描述故事,追求情节的离奇。作有长篇文言神魔小说《蟫史》、笔记小说《六合内外琐言》等。
屠绅,乾隆九年(农历甲子年)出生于江阴璜土镇西贯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其家世代业农,以田地为生,父母都是当地农民,且均不享于年。民国九年刊本《江阴县续志》载:“屠氏居西观(贯)村。”当时屠姓在西贯村是大姓,西贯村也是屠氏暨阳一支的主要聚居地。根据上海图书馆所藏屠之申等人纂修的清道光八年(1828)《屠氏族谱》中《暨阳支谱》的记载,屠绅所属的这支屠姓系出自明代监察御史屠叔方。屠绅本人为乾隆进士,官至广州通判,与当时许多文坛大家都结为挚友,比如清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洪亮吉,著名诗人黄景仁,著名的骈文家吴锡麒等。据(《鄂亭诗话》)记载,他曾与当时的大诗人洪亮吉、黄景仁结为诗友,常常唱和往来,称誉诗坛。
屠绅著有笔记小说《六合内外琐言》及文言长篇神魔小说《蟫史》二十卷,文字古奥,内容荒诞。《蟫史》以清代少数民族(主要是苗民)起义为背景、描写了官军与起义军的多次交锋。最后以官军的胜利、义军的失败而告终。战争场面的描写中,作者吸收了神魔小说斗法斗宝的写法,虽文字古奥,却带有神奇的色彩。作者虽极力攻击义军领袖如何荒淫,但在客观上对清代吏制的黑暗腐败亦有所暴露。《蟫史》在小说史上可谓独具一格,鲁迅先生赞之“惟以其文体为他人所未试,足称独步而已。”但鲁迅对其文字则苛评为“虽华艳而乏天趣,徒奇崛而无深意”。屠绅另著有《笏岩诗钞》、《鹗亭诗话》等,事具沈燮元《屠绅年谱》。
清代长篇小说。20回。原署为“磊砢山房原本”,一般认为是乾隆年间的名士屠绅所写。本书叙述桑蠋生受到指挥甘鼎的礼遇,并于掘井时得到三箧书。甘鼎和桑蠋生将其藏于秘室,时时从其中受到启示,获益极大。此后,桑、甘二人击破起事者邝天龙(广州王),又救凉州之围,招降白苗,与黄苗、红苗大战获胜,攻入交址,生擒交址王,无往而不胜,最终功成身退,桑蠋生还归福建,甘鼎弃官而去。本书是不多见的长篇文言小说,内容多涉怪异,而且出现了西洋人。就其情节与结构而言,可以归入神魔幻化类作品。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批评《蟫史》的文风:“特缘勉造硬语,力拟古书,成诘屈之文,遂得掩凡近之意。”不仅文字生硬,而且场景变换过快,往往使其头绪纷乱,难以卒读。正如鲁迅所说:“《蟫史》神态,仿佛甚奇,然探其本根,则实未离于神魔小说。”本书最早的刊本有嘉庆五年(1800)刻本,卷首是嘉庆五年小亭道人及杜陵男子的两篇序。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