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子先,号玄扈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上海县(今属上海)徐家汇人
  • 出生日期:1562.4.24

徐光启(1562.4.24-1633.11.8)明末大臣、著名科学家。上海县(今属上海)徐家汇人。字子先,号玄扈。明神宗万历三十年(1602)举进士,进入翰林院,曾先后担任翰林院检讨、内书房教习、翰林院纂修、左春坊赞善、少詹事、河南道监察御史等职。明熹宗天启时任礼部右侍郎,后又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他为官清廉,因反对宦官魏忠贤及其党羽的专权,曾三次受贬免职。他早年曾与来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等人交往甚密,向利氏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与利氏一起研究天文、历法、数学、地学、水利等学问,并和利氏共同翻译《几何原本》、《测量法义》、《泰西水法》等著作,成为介绍西方科技的先驱。他热心科学事业,利用空闲进行广泛的科学研究,他在农学、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徐光启平生用力最勤、收集最广、影响深远的要算他在农业和水利方面的研究,这方面的著作有《农遗杂疏》、《屯盐疏》、《种棉花法》、《甘薯疏》、《种竹图说》、《北耕录》、《宜垦令》、《农辑》、《农政全书》等,其中代表作就是《农政全书》。此书共六十卷,五十余万字,内容极其丰富,分为农本(经史典故、诸家杂论、国朝重农考)。田制(井田考和《王祯农书》中的各种田制图)。农事(营治、开垦、授时、占侯,以屯垦为重心)。水利(水利工程、农田水利、《泰西水法》)。农器。树艺(谷物、蔬菜、果树)。蚕桑。蚕桑广类(木棉、苎麻、葛)。种植(经济作物)。牧养。制造(食品、房屋)。荒政(备荒,附《救荒本草》和《野菜谱》)等十二类目。书中辑录大量古代和当时文献,提出作者许多心得和见解,是我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明思宗崇祯年间,钦天监预报日食出现了错误,他上疏皇帝修改历法。在他和李天经先后主持下,历局延请在华传教士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人参加,于崇祯六年(1633)编成了一部一百三十多卷的《崇祯历书》。此历书开始接受近代天文学和数学的知识,突破了我国传统天文历法范畴,在我国天文历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天文、历法方面提出新观点,如指南针非指正子午、罗经与表臬、立运仪等“参互考合,务得子午卯酉真线”等,对后世都有启发意义。他在科学研究中那种博览群书、积累资料。亲自动手、调查研究。专心致志、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值得后世效法。

徐光启作品

农政全书[标点本] [ 徐光启 ]

是我国明代的一部重要农书,作者徐光启。全书共60卷,约70万字,是经过陈子龙修改加工过的。主要版本有平露堂本、《四库全书》本、万有文库本等。此书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等12个门类,每个门类又分若干子目,全书内容包括了农学的各个方面。《农本》三卷,包括《经史典故》、《诸家杂论》和冯应京的《国朝重农考》一文。作者征引诸子百家的言论,阐述农业是立国之本的道理。并借明朝历代皇帝的农业政策和措施,告诫当政的皇帝和官吏要进一步重视农业。《田制》2卷,考查了井田制和历代田制的状况。《农事》6卷,叙述了农田的开垦、经营管理和农时等问题。《水利》九卷,重点阐述了水利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他把水利看作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并提出了兴修水利的具体办法和措施,突出反映了徐光启重视水利的思想。《农器》四卷,绘制了各种农器的图谱。《树艺》6卷,叙述了各种谷物、瓜果、蔬菜的种植技术。《蚕桑》4卷,叙述了当时蚕桑业的发展状况,并绘制了蚕事、桑事、织紝图谱。《蚕桑广类》2卷,叙述了木棉、麻的生产情况。《种植》4卷,叙述了各种树木、花卉的种植技术。《牧养》1卷,叙述了各种家畜、家禽及鱼、蜜蜂的饲养技术。《制造》1卷,叙述了各种食物、酒类的加工和制作技术。《荒政》18卷,内容约占全书三分之一,说明徐光启特别重视灾荒的出现,体现了“预弭为上、有备为中、赈济为下”的救灾思想。此书虽然在每章中摘引了不少前人著作,但都经过作者经心剪裁,并在许多地方加了注文和评语,反映了作者新的见解。此书在中国农学史上具有突出的学术地位。中华书局1956年出版了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邹树文的校点本,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石声汉的《农政全书校注》,都是学习和研究中国农学史的重要参考书。此本为标点本,本站也有四库本,可以搜索查找! 查看详情>>

几何原本 [ 徐光启 ]

中国首部数学译著。共十五卷。前六卷为明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成书于1607年。后九卷为清李善兰与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合译,成书于1858年。该书据克拉维斯的拉丁文本《欧几里得原本十五卷》译出。前六卷有基本概念、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比例线段、相似形等,几乎含现今平面几何的全部内容。这是一部翻译质量极高的译作,由于“几何”含有多少之意且与拉丁文Geometria之“Geo”音暗合,故名“几何原本”。在翻译中,作者“反复展转求合本书之意”,译名从无到有,边译边创,因而许多名词与术语如点、直线、曲线、平行线、角、面、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外切等译名十分贴切,不仅沿用至今而且影响到日本、朝鲜。书中从定义、公理出发,按形式逻辑编排内容的形式及演绎推理的证明方法为我国传统数学注入活力。作者自著《勾股义》就冀图以这种方法对古代勾股算术加以严格论证,其思想在杜知耕《数学钥》中也有明显反映。该书的问世为古典数学的发展和提高创造了条件。后九卷除含立体几何知识外,还包含辗转相除法,连比、不可公度量理论、初等数论等内容。翻译质量也很高,仍以“几何原本”命名。由于微积分同时传入,其影响不如前六卷。1865年曾国藩主持发行了全书完整的校订本,该书才得以全帧。 查看详情>>

农政全书[四库本] [ 徐光启 ]

明朝科学家徐光启著。成于崇祯元年(1628)。崇祯十二年刊行。全书六十卷,约六十万字。计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及荒政十二个部分,举凡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作物特性、技术知识等,应有尽有。全书分十二大类,其中农本三卷,田制二卷,农事六卷,水利九卷,农田四卷,树艺六卷,蚕桑四卷,蚕桑广类二卷,种植四卷,牧养一卷,制造一卷,荒政十八卷。【此本为四库本,本站也有标点本,可以搜索查找!】 查看详情>>

测量法义 [ 徐光启 ]

明代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笔录。先论制造测量工具,次论测量方法,再设十五个问题,分别说明测量高深广远之方法。其内容未超出中国古代勾股测量范围,然其结论与公式皆用《几何原本》之定理证明。 查看详情>>

新法算书 [ 徐光启 ]

一百卷。明徐光启(1562—1633)等撰。徐光启字子先,上海徐家汇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崇祯五年(1632)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参机要,后又兼任文渊阁大学士。他的研究范围广泛,以农学、天文学为突出。利玛窦入京后,徐从利玛窦学习研究西方科技知识并介绍于中国。编著《农政全书》,主持编辑 《崇祯全书》,并译 《几何原本》等。明成化后历法与天象时有不合,至崇祯二年才由徐光启主持,与李之藻及意大利传教士龙华民、瑞士人邓玉函等督成历书数十卷。徐光启病卒,由李天经主持,续成历书及仪器奉进。其书凡十一部,前有修历缘起,皆当时涉及历术的奏疏及考测辨论事由。前五部为法原、法数、法算、法器、会通,讲述历术之基本原则及通例。后六部为日躔、恒星、月离、日月交会、五星纬、五星交会,分别讲析有关的天象及运算,谓之节次六目。书末附有德国传教士汤若望 (1591—1666)《历法西传》、《新法表异》两种,乃汤若望归服清朝后所作。该书顺治、康熙两朝先后有刊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