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惟起,又字兴公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闽县人
  • 出生日期:1563

徐𤊹 (1563~1639),字惟起,又字兴公,闽县人。自称竹窗病叟、读易主人、笔耕惰农、天竺山人、天竺居士, 又号螯峰居士、筠雪道人、石农,又称东海徐惟起 或东海徐愉兴公。隆庆四年庚午(1570)一岁 七月初二生于南康。著有《红雨楼集》、《榕阴新检》、《笔精》、《闽南唐雅》。

徐𤊹是我国明代福建闽县著名藏书家,所收藏书达七万余卷,毕生致力于访书、购书、抄书、补书、刻书等藏书事业。徐𤊹藏书以用为主,主张“传布为藏”,反对“秘惜为藏”。他精于校勘,善作题跋;重视书目编撰,个人著述也非常丰富,在中国藏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始祖曰徐晦,居福建连江。至天一处士由连江迁至怀安荆山,世居。太祖贞(十一世〕,又名景宗,字三保,谥宣义,盂房信支祖。始自荆山迁至台江。高祖旭,字孔明。曾祖铿,字振声。迁居鳌峰,遂世居焉。祖演,字汝长。父(木+昂),字子瞻。永宁令。能诗及书,又喜藏异书。有《徐令集》,又有《周易通解》、《养生纂要》、《世说纪称》;又有未完稿《晋宋人物考》。世居九仙山鳌峰下,旧有楼曰 “红雨”,后构斋号“绿玉”,又有小斋名“汗竹”;晚岁,曹学佺捐建宛羽楼。有园曰“读易”。

幼从平野先生学。就童试,见唱名拥挤,即弃举子业。消瘦骨立,若不胜衣。与谢肇淛、邓原岳、曹学佺、徐熥、林宏衍、陈荐夫吟咏锦溪竹林精舍,时称“竹林后七贤"。与赵世显等结芝山社;与谢肇淛等结红云社、泊台社;晚年又与曹学佺等结普社。与普学佺主闽中诗坛,后进称“兴公诗派”。 博闻多识,善草隶书。画甚佳,不肯多作。喜购书、抄书,积书至数万卷,多秘本;有读书之乐。平生目击宋砚不下百数。

母陈氏。兄熥。弟煨。长姐淑,陈氏所出适谢氏(谢肇淛继母);仲姐洁,林氏所出,适邹氏。 妻高氏。长子陆;陆妇陈怀珮,为陈价夫女、陈荐夫侄女。次子阿室(早卒)。季子陵,即存永。女, 适康彦登庶子孟和,早丧。孙钟蔑。

徐火勃作品

茗谭 [ 徐火勃 ]

明代茶书,1卷,徐火勃撰。此书仅《茶书全集》乙本。书末有徐氏万历癸丑(四十一年,1613)暮春自序,书即撰于此际。其又自署轩名荔奴,可见亦师蔡襄嗜茶兼喜荔枝。此书约1600字,记述有关茶的诗文、故实,关于茶与水的品第及如何发挥茶的清雅趣味。其书第11条表示与许次纾、屠本畯、闻龙、罗廪、喻政诸人相友善且趣味相合,堪称茗中知己。也证明《茗笈》、《茶笺》、《茶解》、《茶集》、《茶书全集》此时俱已成书。又,其书第15条批评顾元庆《茶谱》之说,“取诸花和茶藏之,殊夺真味”,也颇为有识。 查看详情>>

徐氏笔精 [ 徐火勃 ]

明代笔记。8卷。徐火勃撰。今存有明崇祯年间刻本,前有邵捷春、黄居中序,全书分为38类。另有《四库全书》本,题为《笔精》,前面无序,全书分5大类。两种版本的编排不同,《四库全书》本恐是据抄本收录。《碧琳琅馆丛书》本、《芋园丛书》本均据崇祯本翻印。黄居中序说明了该笔记的内容及特点:“异闻必识,秘简必搜,当其意所赏会,或胸有独照,往往札记掌录,纷纷纶纶,积久成帙”。“是编出经入史,而独详于诗。诗自三百篇以迨我明,亡不品题而栉次之”。其中谈诗部分,崇祯本分为“诗原”、“诗诂”、“诗订”、“诗砭”、“诗评”、“诗话”、“词品”7类。其中关于明诗的议论,如对王行、蓝智、沈愚、何其渔、唐寅、沈周等诗作的评述,对研究明代诗歌颇有助益。此外,该笔记敢呈己见,《四库全书总目》指责其“好为异说,援儒入墨”之处,如以乾象“阳在下”为《老子》之“犹龙”,从卦坤“黄中”、艮卦“行其庭”,为皆指道家之“黄庭”,以《系辞》“游魂为变”为释氏之“四生六道”等,虽然不尽妥当,但均表现出明末较为自由的学风。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