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灵府,唐代道士。自号默希子,后号桐柏征君。浙江钱塘天目山(今浙江余杭)人。是中唐时期著名的道教徒。又是一位擅长“辟谷”的道教养生家。其生卒年代不详,约活动于唐德宗贞元至唐懿宗咸通(785—874)间。出身儒学之家,自幼聪颖异常,于儒学一门无不精通。成年后,无心于权欲及名利,笃信道教。唐元和四年(809),慕名入南岳衡山拜田虚应为师,安炉置鼎,炼丹合药,学三洞秘旨。又与陈寡言、冯惟良为烟霞友。入室田虚应以后,潜心修道,成为《三洞四辅经》的传人。元和十年(815),与陈寡言、冯惟良等随田虚应东入天台山修道,伴师以居。元和十一年(816),完成《通玄真经》注释。长庆元年(821),于云盖峰虎头岩筑室,日以修炼自乐其间。吟咏之诗如“寂寂凝神太极初,无心应物自云舆,性修自性非求得,欲识真人只是渠”,及“学道全真在此生,迷途待死更求生。今生不了无生理,纵得生知何处生”等,均多道趣,表现了随物任运的洒脱情怀。宝历元年(825),唐敬宗仰其高道,赐所居号“方瀛山居”,比之以海上仙山方壶、瀛洲。
道教著作。12卷。唐徐灵府撰。徐灵府,号默希子。钱塘(今杭州)人。玄宗时征士。元和四年(809),慕名入南岳衡山拜田虚应为师,生平参见本辞典“徐灵府”条。《通玄真经》即《文子》。相传文子为老子弟子,与孔子同时。唐天宝中(742—756)被封为通玄真人,故名其书为《通玄真经》。关于《通玄真经》的注释,徐灵府在其书序中称:“默希子以元和四载,投迹衡峰之表,考室华盖之前,追经八稔……强为注释。”可见是注撰于元和十一年(816)。全书正文12篇、88章。各章俱冠“老子曰”,然后略加论释。所引《老子》言,多与今本《老子》同,亦有今本所无者。其自作注文,大抵先释全篇大旨,然后循文为解,再抒己见。书中对老子清静、无为、柔弱、虚无等概念多所阐发。《四库全书》提要云:“今观是注,清灵婉约,而《文子》正文,亦尚是旧时之本。”其书收入《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另有《宛委别藏》、《丛书集成初编》本;又《四库全书》收录别本默希子(徐灵府)注《文子》2卷。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