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府开善道谦禅师,本郡人。初之京师依圆悟,无所省发。后随妙喜庵居泉南,及喜领径山,师亦侍行。未几,令师往长沙通紫岩居士张公书,师自谓:「我参禅二十年,无入头处。更作此行,决定荒废。」意欲无行。友人宗元者叱曰:「不可。在路便参禅不得也去,吾与汝俱往。」师不得已而行,在路泣语元曰:「我一生参禅,殊无得力处。今又途路奔波,如何得相应去?」元告之曰:「你但将诸方参得底,悟得底,圆悟妙喜为你说得底,都不要理会。途中可替底事,我尽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须自家支当。」师曰:「五件者何事,愿闻其要。」元曰:「著衣吃饭,屙屎放尿,驼个死尸路上行。」师于言下领旨,不觉手舞足蹈。元曰:「你此回方可通书。
丁传靖(1870-1930),清末民初文学家、历史学家。字秀甫,号闇公。镇江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生于书香世家,加之天资颖慧,勤奋好学,对中国古典文化多有独到见解,少年时所作诗文即常被人传抄,曾受到学术界缪荃荪、丁立钧等人的赞赏,但在科举考试中却屡试不第。1909年,参加全国举贡联考,在预试中名列江苏第一,到北京参加礼部考试,出人意外地又一次落榜,引起京师知识界的议论。考官吴昌绥自认评卷中有疏忽,引咎前往道歉,并愿奉丁为师,这一考场奇闻使其名气大增,后由陈宝琛(宣统的老师)出面聘他为礼学馆纂修,才了却这一闇公案。1914年被冯国璋聘为江苏省督军府秘书,1917年改聘为总统府秘书
阿尔丰斯·都德(法语:Alphonse Daudet,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4日),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出身于破落的丝绸商家庭。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度过的,十五岁时因家庭破产而辍学,到一所学校当课外辅导员。十七岁到巴黎,开始创作生活。他最初写诗,然后当巴黎报社的采访员,后来一面在政府机关工作,一面从事写作。他的处女作是诗集《女恋人》。1866年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的问世和1868年第一部半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小东西》的出版,使都德在文学界获得相当声誉。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被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题材,他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的短篇小说。他一生
但丁·阿利吉耶里(意大利语: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9月14日),欧洲中世纪封建主义向近代资本主义转变的历史时期的伟大人物,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人文主义思潮最早的一位代表。1265年5月下旬,但丁诞生于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关于他的家庭情况,传留下来的资料不多。据但丁自己在《神曲》里透露,他是古罗马人的后裔,他的高祖卡恰圭达是个贵族,曾经随皇帝康拉德三世(1138—1152在位)参加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因为立了战功,受到骑士的封号,后来死在圣地。他的父亲据说当过法庭的文书,家道已经中落,实际上等同于一般市民。但丁五、六岁的时候,母亲病故,
戴栩[xǔ],南宋经学家、文学家。字文子,一作立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溪族子。嘉定元年进士。十六年,以监草料场门检点试卷(《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一八)。十七年,除架阁。历官太学录、太学博士,通判信州。淳祐四年,以实录院检讨官除秘书郎,出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栩为叶适门人,守其师传,故研炼生新,《论圣学》、《论边备》等札子,敷陈剀切,尚存典型。又与永嘉四灵为里人,故诗风相近,但与四灵专主清瘦不同,命词琢句,多以刻镂为工。如《题方干墓》,点化方干警句人诗,有如己出。著有《五经说》、《诸子辨论》、《浣川集》十八卷,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为《浣川集》十卷,有
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年8月27日-1945年12月28日),美国作家。出生于印第安纳州特雷霍特镇一个贫穷的德国移民家庭。父亲经常失业,兄弟姐妹有10多个,因此他从中学退学后,就去芝加哥做工谋生。后来靠人帮助以半工半读方式进入印第安纳大学学习,一年后被迫离校。在此期间,他努力阅读莎士比亚、狄更斯等的作品,并坚持练习写作。1892年发表第一篇论文《天才的再现》,后被正式聘为报社记者。从此他有机会走访各地,了解社会情况,为创作积累素材。他于1900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通过农村姑娘嘉莉到芝加哥谋生而成为名演员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表面繁荣而实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英国生物学家。生于施鲁斯伯里城的一个医生家庭。先在寄宿学校上学,1825年到爱丁堡大学学医。1828年至1831年,入剑桥大学学习神学。主要兴趣在博物学上。1831年,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环球旅行,历时五年,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动植物学的地质学方面的现实材料。自1836年10月2日回到英国后,把主要精力倾注在旅行日记的整理上,陆续出版过一些关于地质学方面的论著。1859年11月,《根据自然选择的物种起源》(简称《物种起源》)正式出版。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系统地提出
亚历山大·仲马(Alexandre Dumas,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人称大仲马,法国作家。生于巴黎郊区维莱科特雷县城。父亲是共和国将领。后因反对拿破仑远征埃及而失宠。大仲马从小就具有叛逆性格,追求平等。成人以后憎恨君主专横,反对波旁复辟王朝。所以,他先后参加了1830年推翻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和1848年的“二月革命”。曾两次长期流亡海外。晚年,他还去意大利帮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作战。大仲马的一生经历了许多风雨,文化程度不高,只上过几年小学,全靠自己利用空余时间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并且一有机会就泡在剧院里看戏,为后来的写作打下了基础。他于1825年开始戏剧创作,并
定宾。唐代僧。生卒年、籍贯均不详。天资颖悟,强识过人。出家受具足戒后,就长安崇福寺之满意学律,尽得相部宗之所传,与大亮、法藏等十五人,并称满意门下之上足。后住嵩山镇国寺,尝作破迷执记一卷,开演法砺之十六大义,以破斥东塔怀素之四分律开宗记,又作四分律疏饰宗义记十卷,详解法砺之四分律疏。开元二十一年(733),奉诏入长安大福先寺(太原寺),为日僧荣睿、普照授具足戒。所著除前述外,尚有四分律戒本疏二卷、因明正理门论疏六卷等。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