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路时中

路时中,北宋末宣和年间(1120年—1127年)人。上清大洞三景法师,居大茅山。编撰《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三十卷,行于世,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其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

  • 性别:
  • 朝代:宋代

林辕

林辕,字神凤,号玄巢子。宋末元初福建人。据《福建通志》载,著《谷神篇》二卷,其说得紫阳南宗之传,而又独重元气说,自成一家之言。其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

  • 别名:字神凤
  • 性别:
  • 朝代:元代

李士瞻

李士瞻(公元1313年-1369年),字彦闻,先世南阳(今属河南)人,后徙居荆门(今属湖北)。幼时英敏好学,至正初,以布衣入京,游公卿间,被荐为知印,至正十一年(1351),登进士第,中书辟充右司掾,除刑部主事,改户部侍郎,擢户部尚书,出督福建海漕,因功就拜行省左丞,召参议中书省事,进参知政事,改枢密副使,拜翰林学士承旨,封楚国公,至正二十七年病卒,年五十五。《元史·顺帝纪》记至正二十二年李士瞻上疏极言时政,凡二十条,所言大抵当时急务。其文集所载往来书牍七十馀篇,几乎占全集之半,虽多属一时酬答之作,而当时朝政之姑息,兵事之乖违,藩镇之跋扈,多可藉以考见,可补《元史》之阙。他一生忠于元室,诗

  • 别名:字彦闻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荆门(今属湖北)
  • 出生日期:公元1313年

刘履

刘履(1317—1379),字坦之,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县)人,元末明初江浙名士。元末为州吏,有清廉之名。明初,隐居不仕,自号“草泽闲民”。太祖洪武年间浙江布政使强召其出仕,至京师,先授主事,复迁副都御史,他以年老多病坚辞不就,闲住一年而遣还。未及行,病重死。著有《风雅翼》传世,取《文选》中的谢灵运诗,对前人训释进行删补,断以己意。刘履从理学观点出发,以诗歌本身为依据,发掘谢诗符合儒家道德伦理规范的思想情感,对谢灵运的心性人品多作肯定,这在谢灵运接受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从中可以窥见其诗学观点和遗民观念。

  • 别名:字坦之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县)人
  • 出生日期:1317

冷谦

冷谦,生卒未详,元代画家,道士,字起敬,一作启敬,号龙阳子。武林(今浙江省杭州)人。擅山水、人物、窠石,并通晓天文、地理。元中统初曾与刘秉忠(1216~1274)从沙少海云游,后秉忠入拜太保,参中书事,冷谦乃弃释业儒,游于霅川,与赵孟頫游四明卫王府,观唐李思训的画,忽发胸臆效之。其笔法、傅彩,比李尤加纤细,以此鸣世。传世作品有《白岳图》。通音律,明太祖洪武中为太常协律郎,郊庙乐章,皆出其手,相传永乐间去世, 年约140岁左右。喜研习气功养生之术, 造诣颇深。著作有《修龄要旨》传世, 内载起居调摄、四季却病、八段锦、十六段锦等养生之法, 对后世气功养生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冷谦是明代郊庙乐

  • 别名:号龙阳子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武林(今浙江省杭州)人

刘恒瑞

刘恒瑞,清末医学家。字吉人,一字丙生。京口(今江苏镇江)人。幼多疾病,不甘寄命庸医,遂弃儒专业岐黄。谓后世医书,多为一家言,乃潜心《内经》五年,有所心悟。后又习西医,互相考证。谓清末中医多空言,不如西医之实据;而以岐伯所论与西医相比较,则“西人之拘泥,不若中医之变通”。于伏邪为病颇有研究,提出伏邪有伏燥、伏寒、伏风、伏湿、伏暑、伏热之分,治宜辨晰六淫,并注意扶正祛邪,务使内伏邪气外解,脏腑真元复旧。著有《伏邪新书》一卷。又将六淫分为六大门径,集成《六淫直径》(1898年),以六淫统述伤寒、温病,意欲借此为桥梁,沟通中西医。另撰《察舌辨证新法》、《经历杂论》各一卷,分别辑入《中国医学大成》、

  • 别名:字吉人,一字丙生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京口(今江苏镇江)人

罗天尺

罗天尺(1686-1766年),清代诗人。字履先,号石湖。顺德(今属广东)人。康熙六十年(1721),与何梦瑶、苏珥、劳孝舆同学于督学惠士奇门下,受到赏识,称“惠门四子”。惠士奇手录其《荔枝赋》、《珠江竹枝词》示诸生、声望鹊起。雍正时修《一统志》,与劳孝舆同纂《粤乘》。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以亲老不赴。是年秋,考中举人。会试落第,从此放弃仕进,隐居石湖。结南香诗社,讲艺于晚成堂中,罗天尺诗力矫当时诗坛竟尚神韵,以至流于空泛纤弱的弊病,从学宋诗入手,特重骨力。七古尤为时人所称,《晚成堂歌》、《金带歌》、《洞箫歌》等都是较为出色的作品。七律也有佳什,如《君臣冢》:“流花桥北蔽蒿莱,

  • 别名:字履先,号石湖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顺德(今属广东)人
  • 出生日期:1686

刘汝骥

刘汝骥,中国清朝翰林、官员,字仲良,号李青,直隶静海(今天津市静海县)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二甲第二十九名进士。散馆授编修,官至安徽徽州府知府。有《陶甓公牍》。

  • 别名:字仲良,号李青
  • 性别:
  • 朝代:清代

林俊

林俊(1452—1527),号见素。莆田(今属福建)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李东阳亟称之,谓其“当以文名世”。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因极论妖僧继晓,下狱,谪姚州判官。以王三原论救,复官南部,后擢云南按察副使,进按察使,改湖广,移疾归。再起广东政使,不赴。又起为右佥都御史,提督巡江。后改巡抚江西,进右副都御史,再改四川,迁右都御史,致仕归。嘉靖初,召为工部尚书,改刑部,抗论时政,多所执奏。上诘责甚峻,以不得其职乞致仕。谥贞肃。著有《见素西征集》54卷。他的诗自成一格。杨一清曾评论说:“见素诗宗子美,晚乃出入黄山谷(庭坚)、陈无已(师道)间。初视之,若有隐涩语,久而咀嚼,悠然有余味焉。

  • 别名:号见素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莆田(今属福建)人
  • 出生日期:1452

李英儒

李英儒(1913年11月—1989年2月6日),当代著名作家。曾用笔名黎莺。1914年3月16日生于河北保定清苑县李家桥村一个中农家庭。七岁进私塾,读了四书五经和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后考入保定市志存中学,半工半读。1937年高中毕业后,到北京补习数月英语。“七七”事变后回到家乡,在晋察冀边区冀中地区做地方工作。1938年1月参加八路军后,做过编辑、记者,主编过游击队的《火星报》,后调任步兵团长,1940年开始从事文艺创作,经常在冀中地方刊物上发表小说、散文、通讯和诗歌。同时,编辑冀中文艺刊物《文艺学习》,负责《冀中一日》的初审和该书第四卷《战斗的人民》的编辑工作。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

  • 笔名:黎莺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河北保定清苑县
  • 出生日期:1913年11月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