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将孙(1257—?)宋元文学家。字尚友,别号养吾,吉安庐陵(今属江西)人。刘辰翁之子,长而颖悟过人,宋末举进士,元皇庆二年(1313),荐授光泽(一作将乐)主簿,曾为延平教官,临汀书院山长。其父人称须溪先生,将孙濡染家学,颇习父风,故当日有“小须”之目。吴澄为其集作序,称其文浩瀚演迤,论者以为尚友之嗣会孟(辰翁),不忝子瞻(苏轼)之嗣明允(苏洵)。其《感遇》诸作学陈子昂、张九龄,曾闻礼序称寄托深远。近体多佳句。其学术思想推崇程、朱,为文尊欧阳修、苏轼,其序说、碑志诸文虽伤于繁富,字句亦间涉艰涩,然而叙事婉曲,善言情款,有其父之所短,亦未尝不具有其父之所长。宋、元之际部分遗民行事不见于他书
李一楫(1555—1624),号巨川,明潮州府程乡县松江(今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松口镇)人。万历贡生,历任福建晋江县训导、广东高要县教谕、廉州府教授,卒谥“孝友纯儒”。系福建石壁南迁梅州李氏大始祖李德明(私谥纯笃)的十世孙,为梅县松口车田李氏开基祖,是万历三十七年广东解元、翰林李士淳(李二何)及万历四十七年状元庄际昌的业师。品行高尚、学问渊博,著有《月令采奇》四卷传世,康熙《程乡县志》、乾隆和光绪《嘉应州志》中均有传。
吕声之,宋代诗人。字大亨(一作名聲之,字大亨),新昌(今属浙江)人。博学笃行,有声庆元间。与其师陈傅良、友蔡幼学同升太学,壁间记名在陈下蔡上。二公既贵,声之独寥落不偶,或戏之曰:“此所谓厄于陈、蔡之间也。”登嘉定七年进士第(《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七),授宿松尉。以恩迁平阳丞,再转昭信军节度推官。大亨以能詩名,有詩數百篇,集名《沃洲杂咏》,宋时即已刻行(《石仓历代诗选》卷二二○载其裔孙继梗跋),原卷已佚,今存《沃州雁山吟》一卷,仅三十馀首,有《两宋名贤小集》本、《宋百家诗存》本及《宋人集》甲编本。其诗自出机轴,邑子小胥类能诵之,与仲弟冲之俱有名于时。《全宋诗》卷二八一一录其诗一卷。事迹见《万
骆如龙,清儿科医家。字潜庵。历阳(今安徽和县)人。专业儿科,注重推拿法。撰《推拿秘书》五卷(1784年),后世改称《幼科推拿全书》,删为四卷。该书首录“保婴赋”等歌括,杂论儿科病诊法,次列推拿穴位及各种推拿手法、诸病推拿法,流传较广。
乐雷发(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字声远,号雪矶,春陵(今湖南宁远县西北)人。累举不第,宝祐元年,以门人姚勉登第,上疏相让,召试,廷对万馀言,条答疏畅,深切时弊,赐特科第一,授馆职。又以元兵渡江,作《乌乌歌》、《车攻赋》以讽当路。四年,以病告归,居雪矶,因以自号。五年,友人朱嗣贤等为刊诗集五卷,自为序。其诗颇有反映国事、关心民瘼之作,属后期江湖诗派中的佼佼者,如七言古诗《乌乌歌》慨叹书生误国,颇有李白歌行之风,正如清人曹庭栋所称许:“雄深老健,突兀自放,南渡后诗家罕此标格。”《四库全书总目》谓其人品颇高,其诗“风骨颇遒,调亦浏亮,实无猥杂粗俚之弊,视江湖一派迥殊。如《
刘跂,宋代文学家。字斯立,东光(今属河北)人,刘挚子、王巩婿。元丰二年进士,为毫州教授。元祐初,移曹州教授,为彭泽、管城、蕲水县令。绍圣间,其父入党籍,随父徙于新州贬所。崇宁元年,入元符党籍。刘挚死于贬所,刘跂请归葬,又伏阙诉文及甫之诬,为父雪冤。后累官朝奉郎。晚年筑学易堂,时人又称学易先生。刘跂长于为文,《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所作古文,类简劲有法度”(卷一五五),如《宣防宫赋》、《谢执政启》、《学易堂记》等篇,均为人所传诵。诗歌风格颇似陈师道,虽有时略显生拗,然而大都落落无凡语(同上书)。《龙山寺》、《麦垄》、《题半隐堂》诸诗不乏风致,堪称佳篇(《优古堂诗话》)。著有《学易集》二十卷(《
刘仁本(?―1367年),字德玄,号羽庭,天台(今属浙江)人。以乙科进士,历温州路总管,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任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元末江南鼎沸,刘仁本在浙东与名流廼贤、谢理、盛熙明、朱右等人过从较密切,影响较大。并使浙东在战乱年代保持大致正常的生活秩序,同时有较活跃的诗坛。至正二十年(1360)春天,刘仁本治师会稽余姚,为纪念王羲之等前贤的兰亭会集,特意在龙泉建造“雩咏亭”,并于三月三日在当地举行了曲水流觞之会,修禊赋诗,参加者四十二人,大部分是从瓯越等地避难来此的各地知名诗人。在刘仁本主持下,取《兰亭会图》为例,凡原来参与者没有写出诗的一律为之补齐,并亲自写序。这次“同题集咏”,
梁储(1451年8月8日~1527年4月25日),字叔厚,号厚斋、郁洲居士,广东广州府顺德人。明代大臣、文学家。幼时师从于陈献章受业。他在成化十四年(1478)的会试中夺得第一名,被选为庶吉士,授予他编修之职,并兼任司经局校书。弘治四年(1491)进升为侍讲,后改任洗马,在东宫侍奉太子朱厚照。册封安南(今越南北部)后,他便辞去了其余的官职。过了一段时间后,提升他为翰林学士,和其他人一起编纂会典,升为少詹事,官拜吏部右侍郎。正德初年,改任吏部左侍郎,进封尚书,专门负责诰文敕令的起草、拟定,掌管詹事府。宦官刘瑾善进谗言,他吹毛求疵,从梁储参与编纂的会典中挑出一点小毛病,梁储因此被降职为右侍郎。《孝
李复(1052—?)宋代诗人,学者。字履中,学者称潏水先生,本籍开封(今属河南),后徙家京兆,遂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元丰二年进士,五年摄夏阳令,尝为耀州教授。元祐、绍圣间,官于潞州。元符二年,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崇宁初,累迁直秘阁、熙河路转运使。三年,改知郑州,徙陈、冀二州,除河东路转运副使。以抗论言事迕童贯辈,罢职奉祠。后起知夔州,再任提点云台观,累加集贤殿修撰。高宗即位,强起为秦凤路经略使,守秦州空城,时年已七十馀。建炎二年初,金人陷秦州,复降,死于金国。李复尝从张载游,与张舜民、李昭玘为文字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钱象祖称“其文章尔雅,其议论淳正”(《书潏水集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