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刘士骥

刘士骥,明代人(约公元一六一九年前后在世)字允良,禹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末前后在世。万历三十二年(公元一六o四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士骥著有《蟋蟀轩草》,《四库总目》传于世。

  • 别名:字允良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禹城人

林蕴

林蕴,唐诗文家、书法家。字复梦。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初前后在世,泉州莆田(今属福建)人。林藻之弟。贞元四年(788)明经及弟。始为西川节度使韦皋推官。宪宗初年,刘辟据西川叛乱,林蕴直言相劝,又上书切谏,刘辟大怒,将其下狱,并令处死。临刑大呼:“‘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得死为幸矣!”刘辟惜其不屈,不杀而贬为唐昌尉。刘辟失败后,林蕴名重京师。后被横海军节度使程权召为掌书记。元和十二年(817)朝廷平定淮西藩镇叛乱后,程权欲入朝内属,为部下所阻。林蕴陈述君臣大义,使将士信服,程权得以入朝,林蕴迁礼部员外郎。后经刑部侍郎刘伯刍举荐为邵州刺史。因杖杀门客及贪赃等事,流放儋州而卒。林蕴工于文章,

  • 别名:字复梦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泉州莆田(今属福建)人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字季和,号五峰狂客,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笃志复古,隐居雁荡山五峰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泰不华以师事之,朱右亦向他学文法。南行台监察御史屡荐居馆阁。至正四年(1344),诏征隐士,以秘书监著作郎召,应诏赴京,进《孝经图说》,顺帝大悦,至正七年,升文林郎、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南归,途中去世,年六十六。孝光以文章知名当世,其文一取法古人,不趋世尚,宗先秦两汉。杨维桢作陈樵集序,以孝光与姚燧、吴澄、虞集并称,又为叶盛《水东日记》所列元文十八家之一。与萨都刺、张雨、杨维桢等友善,他去世后,杨维桢感叹自己的古乐府“和者寡矣”(见章琬《辑铁不误先生复古诗集序》)

  • 别名:字季和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1285

罗天益

罗天益(1220~1290),元代著名医学家。字谦甫,元代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他从著名医学家李杲学医十余年,继承了李氏学说,是李杲的得意门生。“东垣(李杲的字)在当时,有国医之目,已达窍奥,谦甫盖升其堂而入其室者,发言造诣,酷类其师,有裨于前人之未备。”(《卫生宝鉴·胡广序》)李杲曾想把平生对《内经》的研究,综合临床应用,分类整理,使之系统易学,时值年事已高,把这一工作交给了罗天益。罗氏在其师指导下,数易其稿,三年而成,名之曰《内经类编》。其书虽已佚,但为后人工作开辟了新路。罗氏的代表作为《卫生宝鉴》,全书24卷,另有补遗一卷。蒋用文在序中说此书“论病则本于《素》、《难》,必求其因。其为

  • 别名:字谦甫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元代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 出生日期:1220

刘坡公

刘坡公,民国初人,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有《学诗百法》、《学词百法》二卷传世。用简单明白的话语谈作诗填词的技巧。

李豫亨

李豫亨,明医生。字元荐。松江(今属上海市)人。幼习诗书六艺,博通医卜星相。隆庆四年(1570年)撰《推篷寤语》,其《原养生之教》、《本医药之术》两篇,讨论医理,时有卓见。后王兰远为之节录,刊入《三三医书》。

  • 别名:字元荐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松江(今属上海市)人

林朝崧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别号无闷道人。台湾台中雾峰人。林献堂从兄,林资修叔父。光绪十四年(1888)人邑庠,旋食廪。早岁即有诗名。二十一年,清廷割让台湾于日本,曾一度避居泉州。二十四年返台,课读为生。二十八年,与林资修、赖绍尧倡办诗社栎社,庄嵩、林献堂、连横、蔡启运等相继加入,借诗以寓宗邦之思,负一时清望。后又曾赴晋江、上海,游日本。幼即耽诗。内渡时期,“遍历名山大川,益以助长其雄壮澎湃之诗思,既返,益肆力于诗”(傅锡祺《无闷草堂诗存·序》)。林资修谓其内渡时期所作“时有‘小谢清新,太白俊发’之语”,及至归隐故林,“则颇杂以‘玉溪恢诡,昌谷诘曲’之风。三十以外,忧患饱

  • 别名:字俊堂,号痴仙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台湾台中雾峰人
  • 出生日期:1875

李子毅

李子毅,清代医家。字庆申。湖北蕲水人。长于诊治瘰疬等证,撰有《痰疬法门》一书,列述痰疬总论,认为轻微易治者为痰,迟重难治者为瘰疬。对痰疬之鉴别、内治、外治、禁用宜忌、饮食服药,均有论述,并附自己临证经验和所集验方,为论述此类病证之专书。

  • 别名:字庆申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湖北蕲水人

李昴英

李昴英(1201—1257),宋文学家、诗人。字俊明,号文溪。前人多书其名为李昂英、李公昴及李公昂,番禺(今广东广州)人。弱冠以《春秋》首计偕,为崔与之器重。宝庆二年进士,调汀州推官,以退贼功迁太学正。丁母忧,起为武学博士。端平二年,除大理司直、主管经抚司机宜文字。三年,召为太学博士,除校书郎。嘉熙元年,除秘书郎,迁宗正丞。二年,除著作郎。三年,兼史馆校勘,擢权兵部郎中,出为福建提举。丁父忧。淳祐六年,赴阙,奏请正史嵩之之罪,以伸杜范、刘汉弼、徐元杰三贤之冤,擢右正言兼侍讲。以论陈、赵与��,与在外差遣,三学诸生饯行诗有“庾岭梅花清似玉,一番香要一番寒”之句。家食数载,杜门却扫。十二年,起

  • 别名:字俊明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番禺(今广东广州)人
  • 出生日期:1201

刘蜕

刘蜕,唐末诗文家。字复愚,自号文泉子,长沙(今属湖南)人。幼孤,母姚氏抚其成立,令其从师学古文。会昌间曾住襄阳,游鄂州、广州。大中初年住梓州。三年自荆州获解,入京应进士试。四年,登进士第。此前荆州进士罕有及第者,故时称破天荒。初授寿州从官,未五月即因刺史暴戾而去职。后选补校书郎,未逾月又罢去。十一年,任太学助教、集贤校理。又任东川观察判官。咸通四年为左拾遗,因上书论令狐滈不宜为拾遗,贬为华阴令。历任中书舍人。咸通末至乾符初,为户部郎中。官至商州刺史。约卒于乾符间。刘蜕工古文,以复古为己任,多取则于扬雄,风格奇崛深峻,近皇甫湜、孙樵。亦有学楚辞者,多愤激之言。刘熙载《艺概》评曰:“刘蜕文意欲

  • 别名:字复愚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长沙(今属湖南)人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