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1938年5月25日-1988年8月2日),美国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诗人,1938年5月25日出生于俄勒冈州克拉斯坎尼镇,1988年8月2日因肺癌去世。高中毕业后,即养家糊口,艰难谋生,业余学习写作。1966年,获衣阿华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67年,作品第一次入选《美国年度最佳小说选》;70年代后写作成就渐受瞩目,1979年获古根海姆奖金,并两次获国家艺术基金奖金;1983年获米尔德瑞──哈洛斯特劳斯终生成就奖;1985年获《诗歌》杂志莱文森奖;1988年被提名为美国艺术文学院院士,并获哈特弗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时获布兰德斯小说奖。卡佛一生作
吕震(1365—1426年)字克声,明代大臣。西安府临潼(今属陕西)人。洪武时,以太学生入仕,奉命出使两浙, “以均贡赋”。还朝奏事合明太祖意,擢山东按察司试佥事。后迁北平按察司佥事。“靖难之役”起,他投降燕王,侍燕王世子守北平(今北京)。明成祖登基后,历真定知府、刑部尚书、礼部尚书等。明仁宗即位后,加太子少师、太子太保衔。曾三次回乡省亲,两次遇关中饥荒,他令地方官开仓赈济饥民,及还朝才上报朝廷。有精力,能强记,凡奏事,“情状委曲,千绪万端,背诵如流”。但为人佞谀倾险,又学术不足,为礼部之长,“不知大体”。宣德元年,饮酒西番僧人居舍,大醉而归,遂卒。
灵裕(518~605)隋代僧。定州曲阳(河北)人,俗姓赵。十八岁出家于赵郡应觉寺。二十一岁从道凭学地论,三年后归定州,受具足戒。二十六岁从隐公学四分律,并由嵩、林二师学成实,安、游、荣三师学杂心,亦曾从学于大统法上(495~580),自此专业华严、涅槃、地论、律部。并通世典儒籍,扬名邺下。其为学每博寻旧解,穿凿新异;其讲说则意存纲领,不在章句。由是倾动七众,皆号为‘裕菩萨’。北周毁法之际,师率同侣二十余人居于聚落,昼读俗书,夜谈佛理,又着卜书一卷,出外卜占,以充粮资。后隋代兴教,游化燕、赵等地。开皇十年(590),入洛州灵通寺,翌年住相州大慈寺,又奉敕住长安兴善寺。帝欲授以国统,师固辞不就
灵辨(477~522)太原晋阳(山西省)人,是北魏一名僧人,灵辨幼年出家,常读大乘经,留心菩萨行。后阅《华严经》,深为叹服,乃顶戴该经入五台山清凉寺,祈请文殊菩萨加护摄受。日夜刻苦精励。一年后,豁然大悟。时为北魏·熙平元年(516)。此后,致力于注释《华严经》,又得弟子灵源之助,于神龟三年(520)完成《华严论》一百卷(今仅存第十卷)。其间,尝奉孝所、灵太后胡氏之诏请,讲说《大品般若经》、《华严经》等书。正光三年,示寂于融觉寺,世寿四十六。
娄坚(1554年-1631年),明代诗文作家,书法家。字子柔。嘉定(今属上海)人。幼好学,其师友皆出归有光之门。其经明行修,乡里推为大师。50岁贡于国学,不仕而归。晚而学佛,长斋持戒。与程嘉燧、唐时升并称“练川三老”,再加上李流芳,称“嘉定四先生”,颇有时名。著有《吴歈小草》10卷、《学古绪言》25卷。在各体诗的创作中,较善于古体。他的古体诗能刊落浮嚣,较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情愫,生发自己的议论,一般都写得清雅和畅。如《登虎丘寺阁》颇能体现他的诗风格特色:“兹山宝荟蔚,能使流目迷。高阁出树颠,连峰亘其西。平生山中客,今来始攀跻。浮图势更高,登之惮层梯。聊此窗间眺,已觉飞鸟低。平畴带曲水,遥见来
刘辰翁(1232年-1297年),南宋词人。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幼年丧父,家贫力学。景定元年,至临安,补太学生。三年廷试对策,虽忤贾似道,而理宗嘉之,置丙第。后因亲老请为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咸淳元年,为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为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德祐元年,丞相陈宜中荐居史馆,辞不赴。又授太学博士,以元兵迫近临安,未赴。旋入文天祥江西幕府,参预抗元。宋亡,托方外以归,隐居著述,以终其身。元大德元年卒,年六十六。辰翁早从王泰来(太初)学诗,尤以善评诗著称,吴澄谓其“于诸家诗融液贯彻,评论造极”(《大酉
李觏[gòu](1009—1059)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自幼熟读经籍,俊辩能文,曾举茂才异等科试不第,建盱江书院,教授生徒,学者称盱江先生。皇祐初,以范仲淹等举荐,授将仕郎、试太学助教,为直讲。嘉祐中,除通州海门主簿、太学说书。四年,权同管勾太学,因葬祖母乞假归,是年八月,病卒于家,年五十一。李觏一生研精儒学,尝自称“所务唯学,所好为经”(《上富舍人书》),对当时学者不通经术而专以文辞为务,深表不满,以为其“大抵摹勒孟子,劫掠昌黎,若为文之道止此而已,则但诵得古文十数篇,拆南补北,染旧作新,尽可为名士矣,何工拙之辨哉”(《答黄著作书》)。其所著文章多关涉时事,《富国》、《安民
林侗(1627—1714),清代金石学家。字同人,侯官(今属福州市)人。贡生,康熙间署尤溪教谕。好搜求金石,有《来斋金石考》、《昭陵石迹考略》、《李忠定公年谱》等著述。 林叟讳侗,字同人,号来斋,侯官人也。幼遭丧乱,国初补诸生,以博雅闻。……随父官秦中,遍寻周秦以来遗迹。尝谒唐昭陵过甘泉宫旧址,瓦砾积如邱阜,徘徊落景忽於深堑获片瓦甚完好,有篆文曰“长生未央”。叟珍逾珙璧,长歌纪之,耆儒元喆属和成册。贞惠贝子入闽,欲以遗逸徵,固辞,乃授尤溪司铎.多一胥矜式焉。寻以失明归老.筑蒹葭草堂以居。四方来游者咸造问业叟应对不倦一无遗忘。年八十八卒。著有《古文选体》、《金石录集古帖》、《昭陵石迹考
柳宝诒(公元1842~1901年),著名医学家。字谷孙,号冠群,江阴周庄人。幼年习儒,能文章、工书法。后弃儒习医,精研岐黄之术,自灵素内难、伤寒金匮、及历代名医著述,都熟读精研,探其奥蕴。1886年以优贡生试用正红旗管学教习,并在北京行医,病家求治,着手成春,名声四播。回家归隐后,亦行医业,并著述授徒。门生百余人,名震江浙。家设致和堂药店,便利乡民。生平致力于伏气发温的研究,著有《惜余小舍医学丛书》十二种,《温热逢源》三卷、《柳选四家医案》八卷、《柳宝诒医案》六卷、《柳致和堂丸散膏丹释义》七卷、门人方汝嘏选录的抄本《临症治验案》,惜阴主人录的《惜余医案》,门人徐迪侯录的《仁术志》,此外有《
娄杰(1850—1907), 清医家。字受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精究温热证治。谓黄坤载、陈修园于伤寒不无发明,然泥古太过,其治温病因袭《伤寒论》。乃取吴鞠通《温病条辨》,参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诸家之说,删繁就简,分证立方,纂成《温病指南》两卷(1903年)。又补入吴又可达原饮证治。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