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沅(1768—1855)清思想家,学者。字止唐,双流县人。乾隆举人。清道光六年 (1826年) 授湖北天门县知县。不愿外出仕途,改授国子监典簿,此后归家潜心研究儒家典籍,收徒教事。后移居成都,宅有老槐树,称寓所为 “槐轩”,收门人讲学传道50余年,全面肯定儒学,批判接受释道思想。后人多称其教为刘沅教,俗称刘门教或刘门。编纂历代典籍,终身不倦。著作宏富,门人详加整理考订,总辑为 《槐轩全书》 计23种,付梓刊行,广为流传,其学术思想影响于海内外。 刘沅是清代四川著名学者,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其手创之“刘门”在四川乃至西南地区都发挥了长久而重要的影响。刘沅学术上的主要
凌濛初(1580年6月18日-1644年),明末小说作家,戏曲作家。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浙江吴兴)人。出身于官宦家庭,祖父凌约言官至南京刑部员外郎,父亲凌迪知历官工部营膳司主事、大名府通判、常州府同知。万历二十五年(1597),他补为廪膳生。万历三十年与冯梦祯相识。次年同游吴地,并合评《东坡禅喜集》。万历三十七年寓居南京珍珠桥。其科场颇失意,不得已于天启三年(1623)入都就选。直到崇祯七年(1634)授为上海县丞。居上海8载。崇祯十五年擢徐州判。在农民起义军纷起时,何腾蛟兵备淮、徐,他上《剿‘寇’十策》,遂入其幕。他诱降起义首领陈小乙,因“功”授楚中监军佥事,未赴。崇祯
刘鹗(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祖籍江苏丹徒,1857年10月18日生于江苏六合;1909年8月23日去世于新疆迪化。刘鹗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得名师传授学业。他学识博杂,精于考古,并在算学、医道、治河等方面均有出类拔萃的成就,被海内外学者誉为“小说家、诗人、哲学家、音乐家、医生、企业家、数学家、藏书家、古董收藏家、水利专家、慈善家”,被称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通才”。他创作了《老残游记》,被称之为“文学家”,因为他拓印第一部甲骨文字的《铁云藏龟》,被称为“古文字研究家”,又因
李涵秋(1873~1923),清末民初文学家。名应漳,以字行,别署沁香阁主、韵花馆主、娱萱室主。江苏江都人。其父朗卿以经营烟店为业。涵秋六岁入塾读书,性喜小说。七岁丧父,烟店为店伙吞没,赖叔父星伯之助,不致冻饿。十二岁即能做千字之文。继又师事同邑李石泉、李国柱。以家贫故,十七岁即设帐授徒。光绪二十年(1894)应童试,以第四名中秀才。次年岁考,又以第一名食廪。二十八年就馆于安庆。三十年应聘赴湖北武昌,在湖北清丈局总办李石泉府上坐馆。次年写成自传性言情小说《双花记》,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三十三年,因参与笔战,被对手诬为革命党,几成冤狱。宣统元年(1909)冬,李石泉辞官归里,李涵秋亦随之返乡,
绿意轩主人,《海上花魅影》 据《自序》,绿意轩主人姓萧名鲁甫,字詹熙,衢州人,善画。此书作于光绪乙未(1895),作者有感于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积弱不能自振,及英人傅兰雅谓“中国所以不能自强者,一时文,二雅片,三女子缠足”。用了二个星期即完成此书。手稿曾经王弢看过,得到称赞。十三年之后,稍加补缀而付梓云。书末第三十二回谓此书原名应为《醒世新编》。《花柳深情传》可能是书商为了赢利,招徕读者而妄改的。
李伯元(1867—1906),名宝嘉,又名宝凯,以字行,别署南亭亭长、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等。江苏武进人。父翼辰(申之),二十七岁卒。李伯元时年六岁,由堂伯父李翼清(念仔)抚养。翼清历官山东肥城和胶州等县知县、兖州同知、东昌知府、山东候补道,伯元及其母、姊随侍任所。光绪十八年(1892)翼清辞官归里,伯元一家亦随返故乡。不久,伯元以第一名考中秀才。光绪二十年翼清去世,伯元一家失去接济。伯元为养家计,于光绪二十二年前往上海,先后创办《指南报》(1896年)、《游戏报》(1897年)、《海上繁华报》(1901年),是近代小报的奠基者之一。光绪二十七年清廷开经济特科,李伯元被侍郎曾慕涛举荐,婉辞
连梦青,浙江杭州人,曾参加唐才常自立会,1900年自立军起义失败,逃往上海。1903年主办上海《繁华报》。民国后,任哈尔滨交涉员,国务院院部顾问、咨议等职。名文澄、文征。字梦青、孟青笔名:忧患余生,别名:连梦惺 与沈虞希及天津《日日新闻》主持人方药雨为友。方药雨根据沈虞希提供的材料,把宫中之事揭诸报端,触怒慈禧,严究泄漏之人,沈虞希遂被害死,连梦青也受此案牵连,1903年从北京逃到上海,先后在《世界繁荣报》和《南方报》任记者,极力鼓吹反清排满,并参加了中国同盟会。这其问,在商务印书馆创办的《绣像小说》半月刊上。连载他以“忧患余生”为笔名的《邻女语》。这是一部最早反映义和团运动的小说。
李春芳(1510年1月14日—1584年4月18日),字子实,扬州兴化(今属江苏)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三月十五殿试,取进士301名,李春芳为第一甲第一名。 按惯例,李春芳中状元后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当朝天子乃世宗朱厚熜。这是一个昏君,为了长生不老,他虔诚地崇信道教,皇宫中醮事不断。斋醮,需用写给“天神”的奏章表文,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名曰“青词”。世宗把青词写得好坏作为衡量文臣学识高下的标准。弘治十八年(1505)状元顾鼎臣和进士严嵩皆以青词受世宗宠爱,有“青词宰相”之称。李春芳入翰林院不久,便被世宗特诏入西苑,专门撰写青词。西苑在紫禁城西,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