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初(1729—1799),清仁宗时军机大臣。字景初,号云椒,浙江平湖(今属浙江)人。乾隆二年(1737),赐进士第二人,授编修,散馆一等,入直懋勤殿。旋充日讲起居注官,擢侍讲。三十六年,入直上书房,提督河南学政。未赴任,丁祖母承重忧。服阕,仍直南书房。累迁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充《四库全书》副总裁,提督福建学政。丁本生父忧,服阕,授兵部右侍郎,仍直南书房。充《三通》馆副总裁,会试副考官。五十年,补兵部右侍郎,仍直南书房。提督顺天学政。次年,调江苏学政。后还京,仍直南书房,充经筵讲官,署礼部左侍郎,充殿试读卷官,调吏部右侍郎。充《万寿盛典》总裁。五十六年,命续编《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两
史鉴(1434—1496),明代诗文作家。字明古,因家居西村,人称西村先生。吴江(今属江苏)人。他布衣终身,家居水竹幽茂,客至,陈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书画名品,相与鉴赏。弘治元年(1488)家受火灾,文物大部被毁,只有晋唐书画一箱,以沈周借观,留水月观中,得存。他好着古衣冠,曳履挥麈,望之以为列仙之儒。少受知于徐有贞,长和沈周、吴宽相友善。其诗作,敢于揭露社会矛盾,他的乐府诗《黜陟使》、《征租使》、《祗候人》都是讽刺当时一些劣行官吏的,他的《饮马长城窟行》揭露明军抵御入侵者的无能。他抒写感情的诗作,总带有几分风韵,颇有魅力,如《苏堤对酒次沈启南韵》:“雨后满湖生翠苕,画船归去水迢迢。
随巢子,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随县(今湖北随州)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弟子。《汉书·艺文志》注:“墨翟弟子。”《隋书·经籍志》注:“巢,似墨翟弟子。”一说随巢为氏,一说随为氏,巢为名。墨子尚俭,随巢子传其学(《太史公自序》正义引韦昭说)。著书六篇,《汉书·艺文志》著录,已佚。
沈枢,字持要(一作持孝、持正),号宜休老人。宋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一说湖州安吉(今浙江安吉东北)人。绍兴十五年进士,调彭泽县丞。二十九年,以监察御史行比部员外郎。三十一年,提点福建路刑狱,除考功郎中。隆兴二年,为江南东路转运副使(《景定建康志》卷二六)。乾道六年,移福建路。淳熙二年,坐事降三官,筠州居住。后起知温州,历鄂州、广德军。十六年,知潭州任上放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三)。绍熙四年,为度支郎中(同上书选举二二之一二)。迁湖南安抚使,进宝文阁待制。致仕,卒年八十二。著有《宜林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七),已佚,著有《通鉴总类》。《全宋诗》卷二○六○录其诗一首。《全宋文》
施发(1190~?),南宋医家。字政卿。永嘉(治今浙江温州)人。其寓室名“桂堂”,或称“施桂堂”。素喜医,习儒之余攻医学。曾参阅《灵枢》、《素问》、《太素》、《甲乙经》、《难经》及诸家方书脉书,将常用有验者分门纂类,撰成《察病指南》三卷(1241年)。论述脉象,附以图像,并有听声、察色、考味等诊法,为现存较早之诊断学专著,对中医诊断学有贡献。又以王硕《易简方》失之过简,不辨虚实寒热,遂作续编,成《续易简方论》六卷(1243年)。又著有《本草辨异》,今佚。
苏珥(1699-1767),字瑞一,号古侪,晚号睡逸居士,广东顺德北滘碧江人。“惠门八子”之一。乾隆初年举人。文章长于序记,诗则别有情趣,兼工书法,惠士奇称之为“南海明珠”。乾隆三年(17 38)中举,是当时岭南有名的学者和书法家,是人所皆知的“惠门四俊”之一。他从不热中功名,官府几次相召,他都推辞不出,隐居家乡,埋头读书写字,教学著述终老。写成《宏简录辨定》、《笔山堂类书》、《安舟杂钞》等著作,对古籍整理研究作出一定的贡献。他的书法也闻名于时,草书尤其出色,亦擅榜书,书风简朴旷达, 深受书法界珍爱。康有为《广艺舟双辑》谈到广东书家时,首先举出苏珥,他的文与书可称双绝,见重于时,行草体态出
石涛(公元1642—约1718年),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释号原济,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老人、零丁老人、瞎尊者等;并有枝下叟的别号,“善果月之子,天童忞之孙”的图章。明悼僖王朱赞仪十世孙,朱享嘉之子。广西全州人。后在南京、扬州居住多年。他出生后不久,明朝便灭亡了。为逃避清朝统治阶级的迫害,他和哥哥在明王室内官安排下,出家做了和尚,自幼便遭受国破家亡之痛。他盼望着有朝一日抗清复明,得到胜利,但他始终没有参与实际斗争。后来,当清康熙皇帝两次南巡时,他都去接驾,还画了画,作了诗,感叹知遇,引以为光荣。三十岁前,他还有着“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的怀念故国情调。三十而后绘画
沈宗骞,清代画家,鉴赏家。生卒年不详。初名瓘,字熙运,号芥舟,又号研湾老圃。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活动于乾隆、嘉庆年间(约1736——1820),其美学思想认为,艺术是抒发人类审美情性的工具。绘画是“陶淑心性之具”,“不仅玩物适情已也。”“画与诗皆士人陶写性情之事”。主张艺术家应以修养情性为本,强调艺术品的永恒魅力在于质实:“笔墨之道,本乎性情,凡所以涵养性情者则存之。”“凡事物之能垂久远者,必不徒尚华美之观,而要有切实之体。”“华之外观者,博浮誉于一时;质之中藏者,得赏音于千古。”(《芥舟学画编·自序》)其山水美学,注重“形神俱得,意致流动”(《山水论·穷源》)的审美理想,提出画山
三岛由纪夫(Yukio Mishima,1925年1月14日 - 1970年11月25日),日本小说家、剧作家。本名平冈公威,东京人。出身官僚家庭。中学期间从事文学习作。1944年入东京帝国大学法律系学习。二次大战结束前夕,他应征未被录取,但已写好为日本军国主义殉死的遗嘱。战后,经川端康成的推荐,发表短篇《烟草》(1946)。1947年大学毕业,进大藏省任职,不久辞职。1949年发表长篇《虚伪的自白》和《禁色》(1951~1953),用华丽典雅的词句描写了青年的变态性欲和道德败坏行为。成为石原慎太郎的“太阳族”的先驱。后来在《潮声》(1954)里,通过爱情故事,宣扬了资产阶级名利思想和阶级
山冈庄八(1907年1月11日-1978年9月30日),日本小说家。其作品主要是以历史小说为主。本名是山内 庄藏(结婚后改姓藤野)。 山冈庄八,明治40年(1907)1月11日生于新潟县小出町,本名藤野庄藏。小学中途辍学,改至通信讲习所就学。17岁开始从事印刷业。昭和8年(27岁)担任《大众俱乐部》创刊主编,同时也以笔名“山冈庄八”在该杂志上发表文章。昭和13年(1938),其作品《约束》入选《每日周刊》大众文艺。后来加入了崇拜已久的剧作家长谷川伸的新鹰会。 山冈以从军作家身份转战各战线。战后,他花费17年时间,完成长篇巨作《德川家康》,在当时引发了前所未见的“家康热”。日后山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