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王维

王维(公元701—761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于盛唐开元中进士,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等职。天宝十五年(756)安史之乱,两京沦陷,被胁任给事中。乱平后获罪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无心仕宦,隐居于蓝田辋川别墅,笃信佛理,过悠闲田园生活终老。他在诗歌中表现恬淡宁静的山水景物,清新明丽,最被后世称誉。与李白、杜甫、孟浩然并称“盛唐四杰”,有《王右丞集》。才艺广博,赋诗、作画,兼通音律。擅画山水、花鸟、人物、佛教题材,山水尤精,会青绿山水,更长于水墨山水。唐人评其山水画“笔综措思,参与造化”、“云峰

  • 别名:字摩诘
  • 性别:
  • 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蒲州(今山西永济)

汪宗沂

汪宗沂(1837一1906)安徽歙县人,字仲伊,号韬庐处士。同治三年(1864)优贡,光绪二年(1876)举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授山西即用知县,告病辞官归里,专心读书著述。清廷镇压太平天国后,持所著谒见曾国藩,曾延用为忠义局编纂。因师李联琇受汉学,师方宗诚受百家之学。李鸿章为直隶总督,曾延宗沂入幕参议兵农诸政。居五年辞归,先后主讲安庆敬敷、芜湖中江、歙县紫阳诸书院。光绪二十一年由安徽学政保举学行,特旨赏加五品卿衔。汪宗沂少好经世之学,曾师事临川李联琇。并受考据之学于仪征刘毓崧,受义理之学于桐城方宗诚。治学以经为主,旁及医术、兵法,声韵、音律,均有所建树。晚年好道家言。“诗不求工,

  • 别名:字仲伊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安徽歙县人
  • 出生日期:1837

卫铄

卫铄(272年—349年)晋代著名书法家,女,字茂猗。李矩的妻子,东晋时期著名女书法家,后世称之为“卫夫人”。河南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家学渊源,是她成为杰出书法家的基础。曾祖卫觊、祖父卫瓘、叔父卫恒都是当时享有盛名的书法家。她自幼喜爱书法,私下潜心习摹,师承曹魏时期大书法家钟繇。汉代的楷书到钟繇手中已臻完善,卫铄则更得其妙,钟繇称她的书法:“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语见张怀瑾《书断》)。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曾经跟她学习书法,受卫夫人的启发,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大有增进,两人的交流成为书法史上的美谈。卫铄曾细心观察过自然界各种有趣的现象,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想象,充实书法创

  • 别名:卫夫人
  • 性别:
  • 朝代:晋代
  • 出生地:272年
  • 出生日期:349年

卫恒

卫恒,晋代书法家。生卒年月不详,字巨山。河东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卫瓘之子。官玉黄门侍郎。惠帝时与卫瓘同为贾后所杀。追谥兰陵贞世子。善草隶、古文。卫瓘曾云:“我得伯英之筋,恒得其骨”。其书明媚雅丽。南梁袁昂《古今书评》云:“卫恒书如插花美女,舞笑镜台”。唐张怀瓘《书断》列其古文、章草、草书入妙品。云:“巨山善古文,得汲冢古文论楚事者最妙,恒常玩之”。又云:“卫恒祖述飞白,造散隶书,开经隶体。微露其白,拘束于飞白,萧洒于隶书”。唐李嗣真《书后品》列为中之上品,并评曰:“卫杜之笔,流传多矣,纵任轻巧,流转风媚,刚健有余,便媚详雅,谅少俦匹”。宋僧梦英《十八体书》言卫恒作书云:“笔动若飞,字张

  • 别名:字巨山
  • 性别:
  • 朝代:晋代
  • 出生地:河东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

王僧虔

王僧虔(426—485),南朝齐书法家。字简穆,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初仕宋,累官尚书令,入齐,迁侍中。王僧虔善书法,工楷、行书。他的书法能继承祖法,时人将他比作王献之。泰始中为吴兴太守,昔王献之亦曾守吴兴,又都善书法,有书名,前后辉映,实为难得。《书评》称其书法 “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张怀瓘《书断》 曰: “(僧虔书法)夜述小客,尤尚古直,若溪涧含水,冈峦被雪,虽极清肃,而寡于风味。”《述书赋》曰: “神气高全,耿介锋芒。发卷伸纸,满目辉光。” 其书迹《淳化帖》和《大观帖》存有《刘伯宠》、《谢宪》,见《中国法帖全集》。又著有《论书》、《笔意赞》。 谁为第一 王僧虔是王羲

  • 别名:字简穆
  • 性别:
  • 朝代:南朝齐
  • 出生地: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 出生日期:426

韦续

韦续,唐代书法家,生卒年月不详,生平事迹不详,著有《墨薮(sǒu)》二卷 。《五十六种书并序》一卷,其书法美学思想,继承传统“依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的命题,提出“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以代结绳之政也”的观点。并在传统“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的“六文”说的基础上,提出书法的“五易”的历史观:“仓颉变古文,史籀制大篆”、“李斯制小篆”、“程邈隶书”、“汉代作章草”。

  • 性别:
  • 朝代:唐代

王叔和

王叔和,生卒年月不详,魏晋时期医学家。名熙。高平(一说今山东济宁、邹县,一说今山西高平)人。曾任太医令。王叔和性情沉静,博通经方,知晓养生之术,尤以精于切诊为其特长。王氏认为“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意思是指诊脉的机理高深难测,脉象的具体形态不易分辨,即使是心里明白了,但到诊脉时还是有不易辨清的地方。据此,王氏广泛搜集前贤的有关脉论,经整理编撰成《脉经》十卷。该书集晋以前脉学之大成,将各散在的脉学理论和方法收集成册,是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它的特点是首次把脉象归纳,确定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共24

  • 朝代:魏晋时期

吴则虞

吴则虞(1913~1977)字藕廎,安徽泾县人,1913年生。4岁开始习字,6岁能赋诗。21岁赴无锡从陈石遗、杨铁夫学习诗词学。后由章太炎收为入室弟子,受章太炎的学术思想、治学方法影响很深。后在南岳师范学院、重庆女子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兼图书馆系教授。1957年调至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其后,除曾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央高级党校兼授中国哲学史、文字学。校勘学等课程外,并从事哲学史,诸子哲学古籍整理工作。1977年11月1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4岁。著有《晏子春秋集释》、《清真集》、《论考据》、《十六国政制》、《礼记述

  • 别名:字藕廎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字藕廎,安徽泾县人
  • 出生日期:1913

翁广平

翁广平(1760~1842)清著名书画家、藏书家。字海琛,一字海村,得朱竹坨(彝尊)紫檀印章,程穆倩(邃)刻“老为莺脰渔翁长”句遂号莺脰渔翁。江苏吴江人(一作吴县人)。 工诗古文词,性喜藏书,手自抄录书籍不倦,积书数万册。家有“听莺居”,为藏书、画之所。与文学家、藏书家彭桐桥极友善,曾为桐桥《此静坐斋书目》作序。自称生平与彭桐桥同样有藏书之癖好,但收藏精品既少,又不能多携图书出游,在旅馆中必借观于友人。 晚年藏书渐富。特别喜外国书籍,嘉庆十九年,得到日本史书《吾妻镜》一书数卷,该书详记日本政事和帝王世系。他又搜求日本国史一百七十余种,费时7年对《吾妻镜》加以补充和订正,撰世系表

  • 别名:字海琛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吴江人
  • 出生日期:1760

王秀楚

王秀楚,明末清初人,曾任史可法的幕僚,《扬州十日记》作者。 王秀楚究竟是何许人也?目前所能看到的资料似乎无法证明他的身份,但从各种迹象来看,他至少是史可法的亲信幕僚。明清史学者谢国桢在1957年出版的《南明史略》注释中标明《扬州十日记》作者系“佚名”,而1981年出版的《增订晚明史籍考》一书中,《扬州十日记》条目却注明“明王秀楚撰”,并有按语:“秀楚为史可法幕僚,记可法率领义师在扬州抗敌城守之事。作者目睹清兵破扬杀戮之惨,及人民英勇抗敌之壮烈”,但可惜的是,谢老并未说明王秀楚是史可法幕僚的依据是什么。 他所记载的扬州十日大屠杀,描写清兵杀人如麻,流血有声,读了之后,令人毛骨悚然

  • 朝代:明末清初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