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从简,字仲可,号绍峰,生卒年月不详,浙江嘉兴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历任行人,工科、刑科给事中。隆庆元年(1567)遭陷害,迁婺源县令。历扬州同知,后免官还乡。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撰《殊域周咨录》二十四卷。此外严从简还著有《安南来威辑略》、《诗教》、《使职文献通编》
袁彬(1401年—1488年),字文质,江西新昌县义钧乡(今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明朝官员,官至前军都督府佥事掌府事。 袁彬出生近侍家庭,自幼聪颖,能诗善文。其父袁忠,建文四年(1402)被选为锦衣卫校尉,在宫中近40年,一直当皇帝的近侍。正统四年(1439)袁忠辞疾家居,以39岁之子袁彬代其校卫职。正统末袁彬以锦衣校尉扈驾北征,土木之变,从官奔散,独袁彬随侍,不离左右。还京,代宗授袁彬锦衣试百户。袁彬护驾北征,深得史家的赞赏,家乡人民也为他建了两座“保驾楼”(遗址在今新昌二小内),以纪念他的护驾大功,袁彬将这次护驾的始末写成了《北征事迹》 一书,收入《四库全书》中,《豫章丛书》亦
姚之骃[yīn],清代史学家,字鲁斯。生卒年月不详,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姚之骃于康熙年间科举进士及第,授翰林院庶吉士,姚之骃博雅好古,尤长于史学。曾经搜辑失传的八家《后汉书》为《后汉书补逸》,又摘取元、明代诸书分门编纂为《元明事类钞》。元时故实载于说部者最少,其记述疆域则引刘郁《西使记》,以证拓境之远,论述任官则引《经世大典》以证铨法之密,引《名臣言行录》以记述某官之公正,皆足以补志传所未备。
杨英,生卒年月不详,福建漳州(一说泉州)人。1649年投军郑成功麾下,任天兴州知州,复任户官,为郑氏征取粮饷,主持军需。随延平王郑成功14年,凡大小征战,无役不从。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授随征户官司务。1661年随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积极倡导发展台湾的农业生产。在跟随郑成功南征北战的十余年中,无役不与,为保证军队粮饷运输,屡建功勋。郑经嗣位后,兼任理礼官。“三藩之乱”爆发,又随郑经西渡参战。
余文仪(1687-约1782),字叔子,号宝岗,清诸暨高湖乡高湖沿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为福宁知府,调漳州知府。二十五年,由漳州调知台湾府,设局续修《台湾府志》26卷。二十九年,擢分巡台湾道,升任福建按察使。再入为刑部员外郎,旋擢侍郎,巡抚福建台湾。召为刑部尚书。逾年,以老病乞休,加太子少傅。 仕宦40余年,行事方正,杜绝私谒,于刑名尤所慎重。在刑部,总办秋审各省谳牍,必虚心研究,遇有不当,辄立争,多得平反。出为郡守,常复审他郡疑案。又奉命至浙江审办三案,以浙人而办浙案,朝廷不以为嫌。因郡邑举人上京师会试无会馆,修建浙江绍兴乡祠于京邸骡马市。归里后
俞蛟(1751-?),字清源,又字六爱,号梦厂居士,浙江山阴人,生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卒年不详。善诗文辞,能书,工画山水,与陈纫兰为书画友。俞蛟一生仕途坎坷,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他四十二岁时以监生任兴宁县典史,长期充任幕僚和佐杂小吏。生平足迹所到,北至直隶南达两广、桂林,交游见闻颇广。工文笔善绘画,性格豪爽素负才名,时人以“畸人”目之。 著有《春明丛说》上下两卷、《乡曲枝辞》上下两卷、《游踪选胜》1卷、《临清寇略》1卷、《读画闲评》1卷、《齐东妄言》上下两卷、《潮嘉风月》1卷。其中《春明丛说》、《乡曲枝辞》和《齐东妄言》主要是一些志怪故事,分别记叙了清都北京及
杨尔曾,明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月不详,字圣鲁,号卧游道人,又自号雉衡山人。以编刻小说及刻书知名。辑《新镌海内奇观》十卷,万历三十八年刊本,今美国国会图书馆有藏。另辑有《东西晋演义》十二卷三百五十回, 《仙媛纪事》、《杨家府演义》 及《韩湘子传》三十回等。室名“夷白堂”。藏印“兴来书自圣”、“醉后语犹颠”。
杨延龄,一作杨彦龄,公元一o八二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神宗元丰中前后在世。著有《杨公笔录》一卷。书中自称元丰中曾为山阴尉,又称任隰州司户。又曰元丰八年(1085)秋为滏阳令。后自江宁上元移宰常州武进,以朝奉郎致仕。学问博洽,本书以外,尚有《左氏春秋年表》等。
袁文(1119~1190)。南宋著述家。字质夫,自号逸叟,四明鄞(今浙江宁波)人。生于北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卒于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享年七十二岁。袁燮之父。有其子袁燮为作《行状》、《墓表》传世。好读书,汲汲覃思,学业日富,而不务进取,有园数亩,悠游成趣。取历代史籍、文集、小说、杂编,著有《瓮牖闲评》八卷,专以考订为主,内容丰富。于经史皆有辨论,条析同异,多所发明,而于音韵之学尤多精审,为考据家之善本。是书今存八卷,有《四库全书》本、《清芬堂丛书》本、《励志斋丛书》本。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明代诗文作家。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属湖北)人。自幼读书广泛,“知程墨之外大有书帙,科名之外大有学问”。十五六岁时,所为诗文,“有声里中”。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万历二十二年,选为吴县令。在任上,“清额外之征凡巨万,吴民大悦”。两年后解官而去,遍游江南名胜。游览后客居扬州。万历二十六年,再次入京,授顺天教授,后补礼部仪制司主事,与在京文人结社城西,名曰葡桃社。万历二十八年八月,返回故里,选城南一片低洼地,筑堤种柳,卜居于此,题名“柳浪湖”。这期间,除作过庐山、桃源之游外,一直在这里过着较为悠闲的参禅吟诗的生活。万历三十四年,入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