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杨泉

杨泉,生卒年不详,魏晋之际哲学家,无神论者。字德渊。梁国(治今河南商丘南)人。一生隐居不仕。对天文、地理、历法、物候、农学、医学等均有研究。依据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建立自己的哲学学说。反对魏晋玄学的清谈之风,认为“虚无之谈尚其华藻,无异春蛙秋蝉聒耳而已”。主要著作有《物理论》16卷,早佚。清孙星衍有辑本。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中辑有一些散见佚文。在哲学上,杨泉主张元气说,认为天地万物都由元气组成。“元气皓大,则称皓天。皓天,元气也。皓然而已,无他物也”。自然现象的形成和变化是元气自然积聚的结果,是“自然之理”。在形神问题上,继承汉代桓谭和王充的形神观,认为“人含气而生,精尽而死。……人死之后

  • 别名:字德渊
  • 性别:
  • 朝代:魏晋
  • 出生地:梁国(治今河南商丘南)人

雍正

雍正(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满族。圣祖第四子。1722—1735年在位,为“康乾盛世”君主之一。他勤于政事,有政治眼光和行政才能,执政期间多有建树。奉荀子“有治人无治法”为座右铭,认为“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事耳。”即位后发11道谕旨,强调“国家首要吏治”,“吏治不清,民何由安。”为此,以“宽严相济”、“综核名实”原则,纠正康熙皇帝晚年为政宽弛的时弊。一方面,严惩权贵隆科多、年羹尧,以抑拔扈之臣,申朋党之禁;另方面,起用“奉公克己”,“察吏安民,惩贪除暴”的地方官田文镜等,作为“综核名实”的典范,纠正官场追名逐利的风气。田文镜以激切

  • 别名:清世宗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日期:1678年12月13日
  • 逝世日期:1735年10月8日

袁守定

袁守定 (1705一1782) 字叔论,号易斋。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人。清代经学家。雍正年间进士,知会同、曲周县知事,有政绩,官至礼部主事。 雍正二年(1724) 入县学,两年后中举人,雍正八年(1730)中进士,颇受朱轼和杨锡绂等江西籍高官的重视。首先分发湖南参与撰修《通志》,继而任湖南会同知县,在任即有“除牛税”、“革小甲”、“免银工”3项改革。后又知洪江县、芷江县、楚阳州,断案如神。建义学,兴教化,被誉为“袁青天”。37岁时以终养老母故,辞官归里。乾隆十二年(1747)主豫章书院讲席,选拔优秀学子30余名。侍母12年以终,并习青乌书,会卜算。乾隆二十一年复北上任官。临行前撰文发

  • 别名:字叔论,号易斋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人
  • 出生日期:1705

严遵

严遵,生卒年月不详,西汉时《老子》的最早注疏家。字君平。《道德真经指归·君平说二经目》篇末注谓其生于西汉中叶,“王莽篡治,遂隐遁炀和”。蜀郡成都人。本姓庄,班固作《汉书》时因避汉明帝讳,更“庄”为“严”。《华阳国志》卷十上《蜀都士女》云其“雅性澹泊,学业加妙,专精《大易》,耽于《老》、《庄》。常卜筮于市,假蓍龟以教。”扬雄少时曾从其学,在《法言·问明》篇称:“蜀庄沈冥,蜀庄之才之珍也”。班固也赞颂他“蜀人爱敬,至今称焉”。其思想认为“道德”本为浑沌未分之气,经分离后化生万物。他说:“道德变化,陶冶元首,禀受性命乎太虚之域,玄冥之中,而万物混沌始焉。神明交,清浊分,太和行乎荡荡之野,纤妙之中

  • 别名:字君平
  • 性别:
  • 朝代:西汉

叶其蓁

叶其蓁[zhēn],生卒年月不详, 清代医家。字杏林,号困庵、抱乙子或抱乙山人。南汇(今属上海市)人。工诗文,精研理学,后转而攻歧黄之学,专长幼科。著述甚丰,有《幼科指掌》五卷、《女科指掌》五卷、《诸科指掌》(或称《十三科指掌》),其体例系仿《千金方》而作。尚有《疫疠脉镜》。其子蕉村等,亦为名医。

  • 别名:字杏林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南汇(今属上海市)人

杨士瀛

杨士瀛,生卒年月不详,南宋医学家。字登父,号仁斋,三山怀安(今福建福州)人。家传医学,矢志于医,博览群书。著《伤寒类书活人总括》7卷(1260年),简称《活人总括》。以仲景的《伤寒论》及朱肱的《南阳活人书》为本,总括要领,每条以歌诀贯其首,间附己说。据证定方,按法求治,且云;“治杂病有方,治伤寒有法。一既通,其余可触类而长矣”。又撰《婴儿指要》(今佚)、《医脉真经》2卷(1261年)。其脉书出,颇得时人好评 (或著录为杨士瀛《脉诀》)。景定5年(1264年),撰《仁斋直指方》26卷,为南宋著名医方书。书中描述了杨梅疮证候,并加以辨证治疗,记有南宋时始用的一些药物(如大风子、蟾酥等)和方剂。

  • 别名:字登父,号仁斋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三山怀安(今福建福州)人

云川道人

云川道人,佚其姓名,生平履贯亦欠详。清代人。雍正、乾隆年间(1723~1795年)名医。撰有《绛囊撮要》5卷,刊于乾隆九年(1744年)。其对炮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绛囊撮要》一书中。该书汇辑经验医方250余首,方剂药物脚注炮制方法,方多平实可取,药亦简便易求。

  • 性别:
  • 朝代:清代

姚僧垣

姚僧垣(499—583年)南北朝时北周医家。字法卫。吴兴武康(今浙江杭州)人。父菩提,为梁高平令,通医理,受梁武帝所重用。僧垣自幼好学,博览文史。年二十四即传家业。梁武帝召其入禁中,讨论医学,酬对无滞。时武陵王所生葛修华,宿患积时,方术莫效,梁武帝乃令其视之,获愈。武帝誉曰:“用意绵密,乃至于此,以此候疾,何疾可逃?”大通六年(公元534年)解褐临川嗣王国左常侍。 大同五年(公元539年)任骠骑庐陵王府田曹参军。九年(公元543年)还领殿中医师。十一年(公元545年)转领大医正,加文德主帅,直阁将军。梁亡入北周,武成元年(559年)授小畿伯下大夫。大象二年(580年)任太医下大夫。医术高妙

  • 别名:字法卫
  • 性别:
  • 朝代:南北朝
  • 出生地:吴兴武康(今浙江杭州)人
  • 出生日期:499

杨时泰

杨时泰,生卒年不详。字贞颐,又字穆如。江苏武进县人。清代医学家,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中举人,道光丙戌(1826年)曾任山东莘县知县,卒于任。杨氏工于医事,推崇名医周慎斋及金元四大家,长于辨证,其用药遵从刘若金,且颇有所得。因刘氏所著《本草述》繁冗,读者难得要领,故削其冗杂,提其要领,历时6年,于1833年编成《本草述钩元(玄)》32卷,1842年刊行。书中保留了原书的主要内容及编排次序,而将刘氏“愚按”改为“论”,使原著的意旨更加明显易解。问世以来,几乎取代了《本草述》。此书收录药物500余种,有关炮炙的药物300余种,在“修治”一节中,详细叙述了各药的炮炙方法,作用目的及理论解释。

  • 别名:字贞颐,又字穆如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武进县人

叶志诜

叶志诜[shēn](1799-1863)清代医家。字东卿,湖北汉阳人。进士出身,精研金石之学,剖析毫芒。金石收藏甚富,冠于两湖,所藏彝器尤多,吴荣光《筠清馆金石录》 多采录之。善书法,篆、隶工整而有法度。其学多精于养生,亦通针灸。所辑医书甚多,计有《神农本草经赞》、《观身集》、《颐身集》、《绛囊撮要》、《信验方录》、《五种经验方》、《咽喉脉证通论》等,合称《汉阳叶氏丛刻医类七种》,现有刻本行世。

  • 别名:字东卿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湖北汉阳人
  • 出生日期:1799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