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刘才邵

刘才邵(1086—1158),字美中,号檆[shān]溪,一作杉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大观二年上舍释褐,为赣、汝二州教授,提举湖北学事管干文字。宣和二年,中宏词科,迁司农寺丞。靖康元年,任校书郎。高宗即位,以亲老居闲十年。廖刚举荐,召对,迁秘书丞,历驾部员外郎、徙吏部,典侍右选事。绍兴十一年,迁军器监丞。十四年,迁起居舍人,擢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出知漳州。二十五年,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学士院,权吏部尚书。二十八年卒,年七十三。史称才邵气和貌恭,雍容逊避,于秦桧当国之际,能保持名节。擅长诗文,杨万里称其诗“拔新领异”(《檆溪集后序》);《四库全书总目》亦谓其诗“源出苏氏,故才气颇为纵横

  • 别名:字美中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 出生日期:1086

李元弼

李元弼,北宋人,于1117年撰写的官箴《作邑自箴》十卷。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

  • 朝代:北宋

鲁胜

鲁胜(约3世纪末~4世纪初),西晋学者,形名家。字叔时。代郡(今山西阳高西南)人。先为佐著作郎,元康初(292)迁建康令。后“称疾去官”,退隐山林。他精通天文历法,撰有《正天论》,尤重形名。曾把《墨子》中的《经》上、下和《经说》上、下单独列出加以注疏,成《墨辩注》一书。又集《刑名》二篇。旨在对“不复传习”的先秦名辩学予以“兴微继绝”的研究(《墨辩注叙》)。认为“名者所以别同异,明是非,道义之门,教化之准绳也”(同上)。他在《墨辩注叙》中对先秦名辩学的发展线索作了分析,认为其始于孔子“正名”说;后墨子“作辩经以立名本”;再惠施、公孙龙祖述其学,“以正刑名显于世”;尔后孟子非墨子,但“其辩学正

  • 别名:字叔时
  • 性别:
  • 朝代:西晋
  • 出生地:代郡(今山西阳高西南)人

陆道和

陆道和,字春庵,号通玄子。元姚江人。采掇全真道部分礼仪、教规编撰《全真清规》一卷。

李彭

李彭,约公元1094年前后在世,字商老,以家有日涉园,故又称日涉翁,建昌(今江西永修)人,李常从孙。家贫绩学,隐居不仕,与苏轼、黄庭坚、张耒、韩驹、谢逸等人有交往唱和。工书法,有六朝钟、王风范,世人多藏之以为墨宝。又长于诗,吕本中列人江西诗派,其诗风格与谢逸、洪朋诸人相近,吕本中称其诗文“富赡宏博,非后生容易可到”(《紫微诗话》)。刘克庄亦谓其“博览强记,然诗体拘狭少变化”(《江西诗派序》)。现存诗内容多为咏吟隐居生活及与友人唱和,形式上较多长篇古体,如《送人游吴》、《元夕高卧》、《九日奉呈元亮兄》、《寄刘壮舆》等篇往往为人称道。近体诗如《观画山水》、《游云居》、《江梅》、《即事》等篇也“

  • 别名:字商老
  • 性别:
  • 朝代:宋代

李延昰

李延昰[shì] (1628—1679),清初医学家。原名彦员,字我生、期叔,号漫庵;后改字辰山,号寒邨。祖居南汇,后迁居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因参与复明抗清斗争失败,避居浙江嘉兴,后入平湖祐圣宫,以医自给。学医于叔李中梓,传其心法。又研究缪希雍医学遗稿及周梅屋《独得编》等,深明脉理。治病多奇效,医名大盛。有延诊者,虽百里必往视。与当时名医喻嘉言、张卿子、卢子繇等皆有交往。晚年与朱彝尊友善,得朱赠书数千卷。顺治元年(1644年)曾游苏州,得贾所学《药品化义》十三卷,谓“其为区别发明,诚一世之指南”,遂与其子汉徵校正重刊。又撰《本草谕》,论本草发展历史;《君臣佐使论》,明用药配伍之法;《药有

  • 别名:字我生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华亭(今上海市松江)
  • 出生日期:1628

李刘

李刘(1175-1245),字公甫,号梅亭,崇仁(今属江西)人。嘉定元年进士,复欲应词科,尝见真德秀,德秀试以竹夫人进封制,称赏不已(刘克庄《跋方汝玉行卷》)。授宁乡主簿,入曹彦约幕府。董居谊帅蜀,辟为属官,尝行边至兴元。秩满,南还为两浙运干,复通判武冈军。再度入蜀,历知荣州、眉州,除成都运判,帅成都,守本路提点刑狱、四川都大茶马。召为礼部郎官兼崇政殿说书,起居舍人,迁吏部侍郎,穆陵书“梅亭”以赐之。嘉熙三年,为中书舍人,直学士院,草诞皇子告庙文(《齐东野语》卷四)。卒年七十一。著有《梅亭类稿》三十卷,《续类稿》三十卷,已佚。今存《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四十卷,有宋刻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所采

  • 别名:字公甫,号梅亭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崇仁(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1175

陆廷珍

陆廷珍,清医家。字子贤。崇明(今属上海市)人。好古博学,遍读百家医书。临证数十年,经验丰富。尝著《六因条辨》三卷(1868年),论春温、中暑、秋燥、冬温、温毒等症,提纲分注,以详其用。弟子陆绎堂于1906年校梓其书。

  • 别名:字子贤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崇明(今属上海市)人

刘涓子

刘涓子(约370~450年),东晋至南朝刘宋时期医学家。东晋安帝时,曾任彭城内史,精于医药。后随宋武帝刘裕出征,在军中善治金疮痈疽,有患金疮者,以药涂之,随手而愈。晚年周游各地行医撰有《鬼遗方》十卷。这是中国外科学在痈疽,金疮方面论述较详的第一本医书。全书共载药方140余首,其中治金疮跌仆方34首,论及了金疮骨痈疽和肿瘤的辨证论治及外治法。据1902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刘涓子鬼遗方》残卷得知,刘涓子于元嘉廿年(443)到过稜陵,并已写成《鬼遗方》,后经南朝刘宋时永元元年(499),龚庆宣再次整理编次而成。

  • 朝代:南北朝

陆宗楷

陆宗楷,字健先,号凫川,仁和人。雍正元年(1723),乡举第一,翌年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告老归田后,乾隆初年间任敷文书院山长。先生博古通今,学识渊博。

  • 别名:字健先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仁和人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