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李光玄

李光玄,五代宋初渤海国(今松花江流域)人。常乘舟于青社淮浙间货易。云游中岳少室山,遇玄寿先生,传授还丹秘法,遂著《金液还丹百问诀》一卷(又名《海客论》)。

李正民

李正民,字方叔,自号大隐居士,扬州(今属江苏)人,李定之孙。约公元1131年(宋高宗绍兴初)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祥,政和二年进士(《嘉靖惟扬志》卷一九),历知吉、筠、洪、温、婺、淮宁等州府。绍兴十年,知陈州,为金人所俘。十二年和议成,放归(《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八)。其《南归》诗中有“沦身绝域久睽孤,投老归束鬓发疏”,即指此事。还朝后任使如故,为给事中、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吏部侍郎。官终徽猷阁待制(《康熙扬州府志》卷二三)。长于诗文,《四库全书总目》谓其“制诰之作,温润流丽,颇近浮溪(汪藻),其诗亦妍秀可诵,在南渡初,犹不失为雅音焉”(卷一五六)。现存文如《论时事札子》所论切中事机;诗如《

  • 别名:字方叔,自号大隐居士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扬州(今属江苏)人

李义府

李义府(614~666年),唐高宗时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令、右丞相。 隋大业十年(614),不堪昏君暴虐的黎民百姓纷纷揭竿而起,成燎原之势。就在这遍地烽烟之年,瀛州饶阳(今属河北)李家一个男儿呱呱落地,取名义府。 李家是个官宦人家,先人做过县丞一类的小吏。这使李义府有条件读书求学;而门第不高,又驱使他刻苦力学,以博取功名富贵。数年寒窗,几多辛苦,李义府终于成了一个饱学之士,写得一手好文章。他长得容貌温和,与人说话时面带微笑,一副谦谦君子相,然而,骨子里却是偏执猜忌,阴险狠毒。了解他嘴脸的人,送他一个绰号“李猫”。 21岁那年上,李义府踏入仕途。 世道沧桑,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瀛州饶阳(今属河北)
  • 出生日期:614
  • 逝世日期:666年

李廉

李廉,生卒不详。字行简,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元代经学家。李廉于元至正二年以《春秋》举于乡,进士及第后仍闭门着书,后官信丰令、遇寇乱而死。

  • 别名:字行简

李邦献

李邦献,字士举,自号省心,怀州(今河南沁阳)人,李邦彦弟。绍兴初,为夔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四年,通判长宁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七)。五年,特追直秘阁职名。二十四年,知抚州(《弘治抚州府志》卷八)。二十六年,迁荆湖南路转运判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三),除直秘阁、两浙西路转运判官。二十八年,除直敷文阁、江南西路运判(周麟之《海陵集》卷一九)。乾道二年,为夔州路提点刑狱、知恭州,被论罢。六年,为兴元路提点刑狱。著《省心杂言》,宋时尝板行于蜀,后人误以为林逋撰,嘉定间,裔孙耆冈尝为辨证。原书散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为一卷,皆箴规训戒之辞,切近简要,质而能该。又有《菩萨蛮·蜡

  • 别名:字士举,自号省心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怀州(今河南沁阳)人

刘崧

刘崧[sōng](1321~1381)明初诗文作家。初名楚,字子高。泰和(今属江西)人。世业儒,七岁能诗。家甚贫,值世乱,奔波辗转,不挫其志,元末,举于乡。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以经明行修授职方郎中,迁北平按察副使,有异政,坐事谪输作京师,寻放归。洪武十三年,太祖手敕召为礼部侍郎、署吏部尚书,以老致仕归乡。洪武十四年,复召为国子司业。卒于官。崧为人清介,晚年贵显,淡泊如旧,为官不携家眷,惟携一僮往,至则遣还。公馀之暇,独处一室,据案吟咏,夜分不休。其年愈老,思愈壮,诗愈工。崧大半生生活于元末明初大动乱中,江西又是战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其诗大多反映了在战争与各种灾害中人民饱尝的种种苦难

  • 初名:楚,字子高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泰和(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1321

刘次庄

刘次庄,字中叟,长沙(今属湖南)人。熙宁七年,赐同进士出身(《瀛奎律髓汇评》卷三八)。元丰八年,为殿中侍御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四)。元祐初,为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卷三六八)。二年,除名勒停,寄居新淦,筑室东山寺前,自谓有濠梁之趣,因号戏鱼翁。次庄善临摹古帖,书翰得其精髓,有《戏鱼堂法帖》十卷。又善文词,博洽淹贯,其《王昭君》诗,纪昀以为辞语婉约,然“终在戎昱圈圚内”(《瀛奎律髓汇评》卷三八)。《全宋诗》卷九七八录其诗六首。事迹见《皇宋书录》卷中、《书史会要》卷六、《宋诗纪事》卷二六。

  • 别名:字中叟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长沙(今属湖南)人

刘秉忠

刘秉忠(1216年-1274年),字仲晦,初名侃,拜官后改名秉忠,自号藏春散人,顺德邢台(今属河北)人。曾祖仕金,其父在蒙古任官。秉忠十七岁时补邢台节度府令史,以怀才不遇,不愿为刀笔吏弃去,隐于武安山中。后出家为僧,法名子聪,天宁天照禅师以其能诗文,使掌书记。后游云中,留居南堂寺。他博学多才,自幼好学,至老不衰,于书无所不读,尤精于《易》及邵雍《经世书》,又精于天文、地理、律历、阴阳、术数等。他随海云禅师入京师,见赏于忽必烈,以布衣身份随忽必烈征大理、云南及南宋,以好生不杀谏忽必烈,时人称之为“聪书记”。忽必烈即位,官拜光禄大夫,位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元初制度多出其手,元之国号即是他所提议

  • 别名:字仲晦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顺德邢台(今属河北)人
  • 出生日期:1216年

李攀龙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明代诗文作家。字于鳞,号沧溟。历城(山东济南)人。9岁而孤,家境贫寒,无力延师,但他勤奋好学。稍长,嗜好诗歌,已而益厌训诂学,日读古书,里人共目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在京期间,先后与谢榛、王世贞、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结诗社,“诸人多少年,才高气锐,互相标榜,视当世无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明史·李攀龙传》)。嘉靖三十二年(1553),出守顺德,饶有政绩。3年后擢为陕西提学副使。未几以病归里。自构一楼于华山、鲍山之间,名白雪楼。读书、吟哦于其间。为人孤傲,不合者辄戒门人终不见之。隆

  • 别名:字于鳞,号沧溟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历城(山东济南)人
  • 出生日期:1514年5月12日

梁潜

梁潜(1366~1418),明代诗文作家。字用之。泰和(今属江西)人。洪武二十九年(1396)举人,授苍溪训导。后以荐知四会知县,继而历知阳江、阳春2县。永乐元年(1403)召修《太祖实录》,擢翰林修撰。永乐五年兼右春坊右赞善。再迁为侍读。永乐十六年,中谗死。他擅长五古,喜欢在多方位描写景观后,笔锋一转地抒发情怀,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内在联系紧密,如《蟠龙山》先写景观:“壮哉蟠龙山,势高凌青冥。嵯峨控梁益,幽森会神明。稍见雪山白,还望阳台青。清湍落危涧,散作万壑霆。”之后表现复杂心态:“平生磊砢怀,奔驰忽伶俜。”颇有谢灵运诗风。其近体也写得较为朗爽圆美,注意情景交融,如《舟中偶成忆孟洁》:

  • 别名:字用之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泰和(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1366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