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锁绿山人

锁绿山人。清代人,真实姓名事迹及生卒年月均不详。

沈有容

沈有容(1557~1627),明后期将领。字士弘,宣城(今属安徽省)人。举万历七年(1579年)武乡试,蓟辽总督梁梦龙用为昌平千总。后从李成梁多次立功,迁都司佥书,守浮屠谷。二十年从宋应昌援朝抗日,回师乞归。二十五年,福建巡抚金学曾起守浯屿、铜山。二十九年,击败入犯之倭寇。先后任浙江都司、浙江游击,任天津、温州,处州参将,后罢归。泰昌元年(1620年)任山东副总兵,驻登州。天启元年(1621年),擢都督佥事,充总兵官。二年广宁被后金攻克,派数十艘船只接回辽民数万人。四年(1624年),以老乞归,卒。赠都督同知。 在沈有容一生四十余载的军旅生涯中,有数十年是镇守在福建沿海。正是在这期间

  • 别名:字士弘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宣城(今属安徽省)人
  • 出生日期:1557

商羯罗主

商羯罗主,音译“商羯罗塞缚弥”。印度新因明论师。古代印度哲学家陈那的弟子。“商羯罗”的意义是“骨琐”,即人的骨架。“塞缚弥”即“主”。据《因明大疏》说,世人称婆罗门教的主神湿婆(大自在天)为“骨琐天”。商羯罗主的父母起先由于不生育,求拜于“骨琐天”,因生,遂取名为“骨琐主”,此即以天为主之意,世人亦称“天主”。继承和发扬了陈那前期的因明思想,致力于立(论证)、破(反驳)的方法和过失论的研究,代表作为《入正理论》(即《因明入正理论》)。商羯罗主所述虽基本上未超越陈那因明论的范围,但也不乏独特性的贡献,如陈那的过失论原来只讲五种似宗,商羯罗主则讲九种似宗。《入正理论》较《正理门论》易于理解,故

  • 性别:
  • 国籍:印度

施景琛

施景琛(1873-1955),字涵宇,清宜。少年即勤读诗书,才华横溢,胸怀大志,晚号泉山老人,东越居士。福建省长乐县秀才出身,光绪二十三年丁酉举人,后迁居榕城泉山之麓贡院里(今福州鼓楼区中山路)。 1898年戊戌变法后废科举,断其科举仕途,从而秉承父志,致力于地方事业,着有《劝蚕说》(见《皇朝经济文编》卷四十四)等。 1903年以观察员身份赴日本大阪,参观世界博览会,后又两次赴日本考察。 1905年创办泉山女子学堂。几乎同时还创办了福州西城小学堂《普通报》,曾刊载《为秦始皇立碑山海关口》一文(萨贞豫、翁文吉、潘守正等学生的作文,列为优秀作文)。 1907年由陈璧提名

  • 别名:字涵宇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福建省长乐县
  • 出生日期:1873

沈与求

沈与求(1086—1137),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授常州州学教授,改秀州兵曹掾兼推勘公事,除太学录。靖康元年,迁儒林郎,除太学博士。建炎初,通判明州。高宗召对,除监察御史,迁兵部员外郎、殿中侍御史。以议迁都事不合,出知台州。召还,再除侍御史,迁御史中丞。时军储窘乏,编撰《古今集议》二卷奏进。改除吏部尚书,权翰林学士,兼侍读,出为荆湖南路安抚使,兼知潭州。以疾乞祠,提举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起知镇江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复召为吏部尚书,除参知政事。五年,兼权知枢密院事。六年,与张浚议事不合,出知明州。七年,除知枢密院事。八年六月卒,年五十三,谥忠敏。与求早年

  • 别名:字必先,号龟溪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1086

宋鸾

宋鸾,宋朝宋珰之父,官至监察御史。撰有《道德篇章玄颂》二卷。生卒年月事迹不详。

施琅

施琅(1621年—1696年),清初将领。字尊侯,号琢玉,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初为明总兵郑芝龙部大左冲锋,顺治三年(1646)随芝龙降清,隶属汉军镶黄旗,后为郑成功所俘,以计得脱。康熙元年(1662)任福建水师提督,后封为左都督,靖海将军,封靖海侯。他治军严整,通阵法,善水战,熟悉海情和风候。力主收复台湾。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政府商讨对待台湾郑氏政权的方略,他不顾一些朝臣的反对,陈述了进取台湾的意见,并具体提出了先取澎湖、直捣台湾的作战计划。得到康熙帝的支持。随即训练水师,进行准备。翌年率战船三百艘,水师二万人自厦门出发,舍身忘死,身先士卒,攻占澎湖。接着对台湾发动强大的招抚攻势,

  • 别名:字尊侯,号琢玉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 出生日期:1621年

盛世佐

盛世佐(1718年-1755年),清经学家。字庸三。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生于清康熙五十七年,卒于清乾隆二十年。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官贵州龙里知县。深于经学,精于《仪礼》。曾辑先秦至清注解《仪礼》者一百九十七家,成《仪礼集编》四十卷,经自为经,传自为传,一依郑玄之旧体,并以时代为序,编次诸家之说,间附己见,持论严谨。又以杨复《仪礼图》虽久行于世,然时有失却注疏之意,故一一是正。

  • 别名:字庸三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秀水(今嘉兴)人
  • 出生日期:1718年

邵若愚

邵若愚,号本来子,南宋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人,撰有《道德真经直解》。生卒年月事迹不详。

  • 别名:号本来子
  • 性别:
  • 朝代:宋代

孙觉

孙觉(1028—1090),北宋经学家,文学家。字莘老,北宋扬州高邮人。 仁宗皇祐元年(1049)登进士第,调合肥主簿,迁吴江、太平知县。后直集贤院,升右正言。因论副相邵亢不才,贬越州通判,旋入京知谏院。熙宁三年(1070)出知广德军。又历知湖州、庐州、苏州、福州、徐州、南京应天府。入朝为秘书省少监、谏议大夫、给事中、吏部侍郎、御使中丞。授龙图阁直学士,提举醴泉观。元祐五年(1090)卒。 孙觉为北宋名臣,又以儒学名世,平生可称述者,宜有三事: 一谓政声。觉久在谏院,历任七州,而莅事有令闻,诤谏有直声。为合肥主簿时,天大旱,蝗虫为灾。州尹强令百姓捕蝗入官,觉谓民食方艰,不

  • 别名:字莘老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扬州高邮人
  • 出生日期:1028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