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

佛教十大短咒

1、《六字大明神咒》六字大明咒,又称六字大明陀罗尼、六字箴言、六字真言、嘛呢咒,是观世音菩萨心咒,源于梵文中,此咒含有诸佛无尽的加持与慈悲,是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声显现,六字大明咒是“嗡啊吽”三字的扩展,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常诵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利益。2、《金刚萨埵心咒》金刚萨埵心咒又称金刚萨垛心咒,属于佛教佛学,是一种梵语,咒语为嗡班则尔萨垛吽。虽然密教本身是由金刚萨埵本身所开创,很多人对金刚萨埵还是不十分 查看详情>>

明代传奇《玉镜台记》介绍

【红衲袄】 (生) 当日里拥貔貅长驱出帝京,今日里靖狼烟把山河重再整。正待要空漠南还二圣,会明良颂太平,谁知道野麋鹿游陛廷,社鼠城狐盝内省。尊舅,我和你只恐九仞功成一旦倾。(小外) 我也曾叩明廷泣请缨,我也曾握金符分阃命,欲待要把单于来系颈,欲待要奏奇勋勒鼎铭,忽惊那股肱臣窃楚柄,向潢池弄甲兵。逆贼,你背却当年歃血盟。(生) 怎能够跨天潢翦巨鲸,怎能够斩荆棘清跸警。怎做得帷幄谟谋能决胜,揽辔登车天下平。此时朝廷武备衰弱,社稷危如累卵。我盼皇朝中心如咽哽,叹国家存亡浑未定。我须卷甲兼行援帝城。(小外) 我昔 查看详情>>

老舍话剧《谁先到了重庆》介绍

体裁:四幕剧作者:老舍版本:载《中国青年》7卷1-3期(1942年7月)。本提要据《老舍剧作全集》第1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9月版。剧情提要1942年春,北平吴宅。40岁市民吴凤鸣,早年丧父,携其弟凤羽久寓皇城根。“九·一八”后收养流浪女孩小马儿现已20岁。兄弟二人皆深恋之。凤鸣知小马儿深爱其弟,乃隐忍恋情,以成全其弟之美。凤鸣决意送凤羽和小马逃离北平,奔向陪都重庆,给国家作点事!临行,凤鸣赠手枪与弟,且令其指枪为誓: “抗战胜利后方得结婚! 查看详情>>

明代传奇《玉玦记》介绍

《玉玦记》传奇剧本。明郑若庸著。明王骥德《曲律》说: “南曲自《玉玦记》出,而宫调之饬,与押韵之严,始为反正之祖。迩词隐大扬其澜,世之赴的以趋者比比矣。”又说:“近郑若庸《玉玦记》作,而益工修词,质几尽掩。夫曲以模写物情,体贴人理,所取委曲宛转,以代说词,一涉藻缋,便蔽本来。”又说:“《西厢》、《琵琶》用事甚富,然无不恰好,所以动人。《玉玦》句句用事,如盛书柜子,翻使人厌恶,故不如《拜月》一味清空, 自成一家之为愈也。”又说:&ldq 查看详情>>

明杂剧剧本《对玉梳》

《对玉梳》也叫《玉梳记》,全名《荆楚臣重对玉梳记》,主要写妓女顾玉香与秀才荆楚臣由相恋到结合的曲折经历。松江府上厅行首顾玉香,对“送旧迎新”的卖笑生涯早有不满,认为自己这种妓女是“败人家油狄髻太岁,送人命粉脸脑凶神”,久有从良之心。她和扬州秀才荆楚臣作伴二年,情投意合。顾老鸨使完荆楚臣数十锭银子,见他无银可使,日日相撵,楚臣生气成病,使性儿走了。顾老鸨着人请来东平府商人柳茂英,许他和顾玉香作伴。柳茂英先给顾老鸨五十两银子做茶钱,并以二十车棉花相许,二人遂成默 查看详情>>

宋代宰执(宰相、执政)名号变更简表

宰执名 北宋初 神宗元丰后 徽宗政和后 南宋初 三师 太师、太傅、太保 同宋初 同宋初,但称“三公” 同政和之时 三公 太尉、司徒 查看详情>>

清代文言小说集《夜雨秋灯录》介绍

《夜雨秋灯录》及其续录,是晚清流传较广的一部文言小说集。作者宣鼎(1835—1880?),字瘦梅,安徽天长县人,生于殷实之家。自叙:“先慈诞鼎之前夕,梦一道者来叩首膝下,已而生鼎。口不茹荤者十九年,性好佛老。闻人有谈玄者,听之忘倦,而尤爱仆妪说果报鬼怪逸事”。(《夜雨秋灯录·自序》) 家庭的影响和早年的教育,为他后来创作《夜雨秋灯录》打下了基础。他自幼博览群书,工书善画,自称:“年十一习楷书,扁额屏幛,居然挥洒。十五解为文。&rdquo 查看详情>>

《礼记》是什么书

战国及西汉各种礼仪著作选集,后列为儒家经典。二十卷,四十九篇。西汉戴圣编辑。约成书于西汉宣帝时。戴圣,字次君,生卒年不详。活动于西汉宣、元两帝时期。梁(郡治今河南商丘)人。官至九江太守。与叔父戴德俱学《礼》于后苍。西汉宣帝时立为博士,参加石渠阁仪。时称“小戴”。孔子以“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教授学生,后六艺为七十子后学奉为“六经”。六经之一的《礼经》即今所见的《仪礼》。孔子之后,孔门后学在以六经授徒传道的过程中,对六经进行了 查看详情>>

儒学制度化的得失

从时间序列来说,千百年前的传统离开我们已经很遥远了。要使传统文化成为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土壤,必须使其与当今社会建立制度性的联系。否则,即使非常优秀的传统也只能是当代社会的“游魂”,即只是一种论说,而与当代现实社会关系甚少。因此,考察传统社会儒学制度化的得失,对于今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传统社会在汉代以后的2000多年里,儒学始终作为核心价值始终指导和规范着国家、社会和个人。就是说,儒学作为核心价值得到了有效的培育与践行。这其中的重要经验是以礼仪为重要抓手,即 查看详情>>

章太炎论经子关系

经子关系与经史关系都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命题,章太炎对这两个命题均有所论述,然学界研究较多的是章氏对经史关系的认识,他对经子关系的思考,学者关注甚少。在此,我们选取三个问题来讨论,希望能起抛砖引玉之效。首先,史学与哲学。晚清因回应东渐之西学的冲击,传统学术在转型中发生了知识门类的分化,出现了依循西方现代学术规范而进行知识分科的现象。那么,四部类目中哪些可转化为史学,哪些可转化为哲学呢?章太炎结合经子关系来思考这些问题。他在《诸子学略说》一文中,从宏观的视角来定义经学与子学的知识性质,提出“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