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

闽南文化与朱熹思想的形成发展

朱熹是宋明理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极为深远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朱熹与闽南地区有不少关联,作为朱熹“过化”之地,闽南文化受到朱熹思想的重要影响,同样,在闽南地区的经历和闽南文化的熏陶对朱熹思想的形成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幼时就曾随父到过泉州。考中进士后,首先出仕的地方是泉州同安县,从23岁至27岁(1153—1157年),担任主簿5年。他54岁重游泉州,61岁出知漳州1年。朱熹一生在闽南前后呆了七八年,这里是他任地方官时间最长的地 查看详情>>

什么是禅宗“一花五叶”?

“一花五叶”指禅宗宗派的源流。“一花”指禅宗之源——由达摩传入中国的“如来禅”;“五叶”指禅宗之流——六祖慧能门下的五个宗派。语出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华严宗、禅宗、密宗)之一,最具有民族特色。它以慧能南禅为主脉,首创 查看详情>>

后稷祭典的形成

后稷为周部族的始祖,近年来出土的楚地文献上博简《孔子诗论》《子羔篇》以及郭店楚简《唐虞之道》《尊德义》等文章,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对后稷传说的讨论。生动地体现了后稷传说的多义性。《上博简二·子羔篇》记载了孔子与学生子羔的对话,其中谈到禹、契、后稷的感生传说:“禹之母……之女也,观于伊而得之,娠三年而画于背而生,生而能言,是禹也。契之母,有迺(娀)氏之女也,游于央台之上,有燕监(衔)卵而措诸其前,取而吞之,娠三年而画于膺,生乃呼曰 查看详情>>

孤桐意象的嬗变

梧桐意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而且具有多层次性,在历史长河中曾经历过多次嬗变。特别是孤桐意象,更是经历了由祥瑞、美好到孤独、悲苦再到怀才不遇、清高、孤直、刚毅的嬗变历程。此外,《禹贡》所载“峄阳孤桐”是制作琴瑟的上好材料,作为文学母题,孤桐意象由此延伸到乐声特质领域,由治世之音、清乐之音、怀古之音到呼唤知音、寻求知音再到酬谢知己,进一步丰富了孤桐意象的文学内涵。梧桐自古被视为柔木、嘉木,是祥瑞的象征。《诗经·小雅&middo 查看详情>>

国学里诸子百家是什么

在中国思想史上,春秋战国无疑是一个虎气腾腾的时代。其后两千多年,无论是在文化还是思想方面,都不曾超越那时的辉煌。春秋战国时代,正是中国封建文化的发祥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便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础。尤其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内产生的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千秋万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为人类文化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激烈而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 查看详情>>

一句话概括280部国学经典著作

十三经(13种)001.《周易》——领袖群经,神龙见首002.《尚书》——尧舜禹汤,昭如日月003.《诗经》——所谓天籁,在此一方004.《周礼》——天地四时,百官居位005.《仪礼》——尊卑有序,亲疏有别006.《礼记》——六艺之教,中庸之道007.《春秋左传》——跌宕不群,纵横自得008.《春秋公羊传》——三科九 查看详情>>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小说介绍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明代白话短篇历史小说集。又名《七十二朝四书人物演义》。四十卷。不题撰人。约成书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现存主要版本有明崇祯刊本,藏国家图书馆、日本内阁文库、日本静嘉堂文库;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上海十万卷楼石印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明崇祯刊本,1988年书目文献出版社排印本,199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 查看详情>>

《礼记要义》简介

《礼记要义》,三十一卷。宋魏了翁撰。《宋史·儒林传》载了翁《九经要义》,明代已不全。《四库提要》著录《周易》、《尚书》、《仪礼》、《春秋》、《左传》四种,而《礼记》缺残。后阮元从宋刻影抄,并撰《提要》一篇进呈,原书三十三卷,失去一至二卷。始知尚存残本。此本光绪丙戌苏局用姚氏咫进斋所藏影宋抄本校刊。前有拜五经斋主人锡寿《识》语,称“己已秋得宋雕本《礼记要义》”,当即姚本所从出。又称“凡此本与俗本异者,必与山井鼎所据足利本同”,已不尽核。又 查看详情>>

《池北偶谈》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池北偶谈》,又名《石帆亭纪谈》。笔记。二十六卷。清代王士祯撰。王士祯(1634—1711年),山东新城人。原名士禛,因避清世宗胤禛讳,改作士祯。字子贞,一字贻上,号阮亭,自号渔洋山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次年任扬州推官。康熙时累官至刑部尚书。晚年罢归乡里,笔耕不辍。王士祯著作甚富,有《带经堂集》、《阮亭诗钞》、《衍波词》、《渔洋诗话》、《池北偶谈》、《香祖笔记》、《居易录》等等。据作者《池北偶谈》自叙,其所居宅西为小圃,圃中有池,池北有老屋数椽,将其书数千卷庋藏于其中,遂以&ldq 查看详情>>

《后红楼梦》作品介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又名《石头记后编》。三十回。逍遥子撰,或题白云外史散花居士撰,可能均出自一人之手,姓名、生平皆不详。成书于清嘉庆元年(1796)或稍前些。现存主要版本有清乾嘉间白纸刊本,藏国家图书馆;清抄本,藏浙江省图书馆;清宣统元年(1909)上海有益斋书庄石印本;清宣统二年(1910)上海章福记石印本;1930年上海大通书局铅印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清乾嘉间刊本,198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红楼梦》资料丛书 &middot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