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刘安上

刘安上(1069—1128),字元礼,永嘉(今属浙江)人。少以文行知名,与从兄刘安节同为乡里所推重,时称“二刘”。绍圣四年进士,调杭州钱塘尉,升缙云县令。除登州州学教授,迁太学博士。大观元年,提举两浙路学事,留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侍御史。三年,为谏议大夫。政和初,擢中书舍人,除给事中。请外,以徽猷阁待制知寿州。五年,除知婺州,徙邢州。宣和三年,知寿春府,移舒州。靖康元年致仕。建炎二年卒,年六十。安上早从二程学,深得《中庸》、《大学》旨归,为文典重有法,尤工五言诗,晚年诗律趋于平淡,浑然天成,无斧斤之迹(《行状》)。《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酝酿未深,而格意在中晚唐间,颇见风致。文笔亦修

  • 别名:字元礼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永嘉(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1069

良贲

良贲(717—777)唐代僧人。河中虞乡(山西虞乡)人,俗姓郭。识鉴渊旷,风表峻越,学通内外。天宝八年(749)登坛受戒,未久,住持长安青龙寺。永泰元年(765),不空译仁王般若经时,师当笔受兼润文之职,并奉敕于大明宫南桃园撰新译仁王经疏三卷,以所住寺之寺名,故题为青龙疏。翌年,并同陀罗尼念诵仪轨、承明殿讲密严经对御记一卷进上。师尝为代宗授菩萨戒,后移安国寺,大张讲筵,官供不匮,学者如林。大历十二年三月示寂于符阳,享年六十一。赞宁在《宋高僧传》卷5中记载,良贲“于六年徙居集州,教授传经,不遑宁处。至十二年三月十日,无疾枕肱,终于符阳。春秋六十一,夏腊二十九。宕渠嘉川之人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河中虞乡(山西虞乡)人
  • 出生日期:717
  • 逝世日期:777

廖刚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先生(谢如圭《高峰先生文集序》),南剑州顺昌(今属福建)人。尝从陈瓘、杨时学。崇宁五年进士,历县主簿、州判官、录事参军、教授。宣和元年自漳州司录召为国子录,擢监察御史。论奏无所避忌,出知兴化军。靖康初,召为右正言,未赴。绍兴元年,除福建路提点刑狱,召为吏部员外郎,迁起居舍人,权吏部侍郎兼侍讲。四年,除给事中,权户部侍郎。五年,迁刑部侍郎。六年,出知漳州。八年,拜御史中丞。以论事为秦桧所恶,改工部尚书,提举毫州明道宫。十三年卒,年七十三。廖刚为文通于事务,谢如圭谓其文醇正,“自方寸中流出,非务夸多而斗靡,非务逞奇而尚怪,盎然得中和之气,无所施而不可”

  • 别名:字用中,号高峰先生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南剑州顺昌(今属福建)人
  • 出生日期:1070

梁遇春

梁遇春(1906-1932),别名驭聪,又名秋心。福建福州人。1922年进北京大学预科,1928年毕业后,在北京大学和上海暨南大学任教,1932年病逝。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主要从事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散文写作。他那饱含博识和睿智,以诗情的笔调写成的随笔体散文,多数为议论性杂文,收进《春醪集》(1930年)和《泪与笑》(1934年)中。他英年夭逝后,文艺界的朋友痛悼他是一位早逝的“天才”,风格特出的“文体家”。梁遇春憎恶社会现实的黑暗,鄙弃醉生梦死的寄生生活,痛恨弥漫于知识界的灰色平庸。他热爱生活,渴求光明,认为一个人在生活中应该敢哭(《泪与笑》),敢笑(《一笑》),敢说(《“还我头来”及其他

  • 别名:驭聪,又名秋心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福建福州人
  • 出生日期:1906

李冠仙

李冠仙,晚清医家。字文荣,别号如眉老人。江苏丹徒人。生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卒于清咸丰年间。因受喻昌所著《寓意草》一书启发,将自己临证医案于1825年整理成《仿寓意草》一书 (1887刊行)。晚年于1849年撰 《知医必辨》一书 (1918刊行)。认为张仲景之方不偏不倚,而后世自王叔和以下无不有偏。 至金、元四家愈甚。 至于明张景岳则更偏。李氏有一定见解,也反映出尊古倾向。据李氏医著自述,李氏之初,亦有志儒业,后教授乡里,课徒之余,尤其喜欢研读医书,上及《黄帝内经》,汉精仲景,晋通叔和,以至金元刘、张、朱、李四大医家,前明王、薛、张、冯(冯兆张)四大医家,皆用心研读,积久会意日深

  • 别名:字文荣,别号如眉老人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丹徒人

卢襄

卢襄(1076—1145),原名天骥,字骏元,徽宗时改今名,字赞元,三衢(今浙江衢州)人。大观元年进士。政和六年,以朝散郎出为浙东提刑。宣和七年,为江南东路提刑(《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三八)。靖康时拜吏部侍郎。金军攻破东京,参预推册张邦昌为皇帝事。建炎初夺职,安置衡州。卢襄诗作甚多,陈岩肖称尝得其诗数十篇,均清拔可喜,如《赠鼓琴者》诗之“试将钟子山水意,一洗退之冰炭肠”(《庚溪诗话》卷下)。其馀诗如“我来亭上天欲春,溪声野色争赴人”(《题圆超寺挟溪亭》),“菱浸水步深藏艇,柳暗人家半掩门”(《过定林寺》),无不清逸闲适,情景俱佳。著有《西征记》一卷,今存嘉靖顾氏大石山房刊《顾氏明朝四十家小

  • 原名:天骥,字骏元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三衢(今浙江衢州)人
  • 出生日期:1076

李鹗翀

李鹗翀[chōng](1557—1630),字如一、贯之,江苏江阴人。为李诩之孙。少应举, 不中程,读家藏书多识古文奇字。家世力耕,给公上供伏腊其余悉以购书,搜阁 本,访遗典,藏弆富如猗郑。获得珍本则焚香肃拜,藏书虔诚如此。其读书也, 阙必补,伪必正,同异必雠勘。痛不辍业,衰不息劳。仿晁氏、尤氏书目,自为诠 次,编成《得月楼书目》。晚岁与钱谦益结为同好密友,互为借抄。李鹗翀提倡 藏书共读,反对秘不示人。钱谦益在《草莽私乘·跋》中记:“每得一遗书秘册, 必贻书相闻,有所求假则朝发夕至。尝曰:‘天下好书当与天下读书人共之,古 人以匹夫怀璧为罪,况书之为宝尤重尺璧,敢怀之以贾罪乎?’余未尝不叹此

  • 别名:字如一、贯之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江苏江阴人
  • 出生日期:1557

林时对

林时对(1623—1664),明末遗民。字殿扬,号茧庵;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宁波府鄞县人。崇祯十三年连科及第,当时只有十八岁,是户部尚书倪元璐的门生。在崇祯朝官至行人司行人,北京沦陷前丁忧南还。弘光朝召为御史,后参加鲁王监国朱以海领导的抗清活动,官拜太常寺卿,失败后隐居不出,终生不仕清朝。著有《茧庵逸史》、《荷牐丛谈》等书。

  • 别名:字殿扬,号茧庵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浙江
  • 出生日期:1623

陆筠

陆筠(1828—?),清常熟人。字仲瑛,号竹亭。贡生。授徒为业。与钱湄友。曾与钱禄泰等结虞山吟社,咸丰、同治间称名士。详熟太平军据常熟时史事。光绪十三年(1887年)后卒。著有《海角悲声》《海角续编》《劫余杂录》《徐氏双孝录》《渺怀堂自叙年谱》《渺怀堂文集》等。

  • 别名:字仲瑛,号竹亭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清常熟人
  • 出生日期:1828

林之奇

林之奇(1112年-1176年),南宋哲学家、经学学者。字少颖,号拙斋,世称三山先生。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生于北宋徽宗政和二年,卒于南宋孝宗淳熙三年。曾师事吕本中,“教之以广大为心,以履践为实”(《宋元学案》卷三十六《紫微学案》)。绍兴十九年(1149)进士。荐除正字,迁尚书郎。时朝庭欲使学者参用王安石《三经新义》之说,之奇斥此书为邪说。上书主张惟不惮于战始能言和,战争所须,当以人才为最急。后除宗正丞,提举闽舶,乞祠家居,寻卒。平生注重讲学,及门弟子常数百人,著名弟子有吕祖谦等。颇究心于经学,于《尚书》、《周礼》皆有解说。亦颇有新意,如考说《尚书》,以“阳乌”为地名,以“三俊”为常伯

  • 别名:字少颖,号拙斋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 出生日期:1112年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